澎湃新闻记者 夏如初 常益 实习生 刘思婵 木易使用污渍散浆、没有消毒净化,生产环境恶劣……近年来,山东省郯城县一些企业多次被曝光加工生产劣质卫生巾。2025年1月上旬,澎湃新闻记者随机网购11款低价卫生巾并送检,仅发现一款夜用加长款卫生巾的吸收层检出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
今年的3·15晚会再次揭开消费的黑幕,从贴身使用的内裤、卫生巾、大衣,到日常生活接触的手机、电线,甚至吃进肚子里的水果、虾仁都纷纷爆雷。行业乱象触目惊心,黑心商家的套路环环相扣,消费者们防不胜防!本文带你梳理一下今年都有哪些商品的黑幕被曝光,看看你有没有踩过雷。
触目惊心!暗访山东郯城“荧光毒巾”生产线:黑心老板自曝“造假发家”,数亿片毒巾流向全国!当“低价”成为陷阱,谁在收割女性的健康?今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但就在这个本应揭露真相、守护公平的日子里。
澎湃新闻记者 夏如初 常益 实习生 刘奕伊澎湃新闻刊发的《315暗访|劣质尿布瞄准失能老人,“他们痒也不知道”》一文,揭露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有厂家生产销售低劣卫生巾,多款产品检测出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黑点和不明污渍等乱象。
上周(3月10日-3月16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后,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重“权”出击,多路记者通过卧底暗访和“马上测”,揭露了包括低价卫生巾秘密、App自动续费等消费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