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4年8月4日凌晨2时33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政道,在美国旧金山家中去世,享年98岁。“8月5日中午我听到消息时非常震惊、悲痛。就在不久前,我还听李政道先生的儿子说起,老人家身体还不错。突然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很难接受。
极目新闻通讯员 程雍棋 祝紫梦 万佳萌2月21日晚,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王贻芳做客华中师范大学第224期博雅大讲堂暨物理学院第一期拔尖人才培养“追光讲坛”,为华师一千余名师生作“探索无穷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迎来新任所长。10月21日,中国科学院人事局官网发布《中共中国科学院党组关于曹俊、王贻芳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称,经中共中国科学院党组研究,决定:曹俊同志任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试用期一年);免去王贻芳同志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职务,保留正局级。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健全容错机制 激发原始创新活力“没发论文也能评正高级职称?”曾经不可能的事,如今成为现实。因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工程技术人员田士兵去年晋升为正高级工程师。
中新网北京8月11日电 (记者 孙自法)李政道先生追思会8月11日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所)举行。中国学界代表缅怀认为,李政道先生使中国高能物理事业走到国际前沿,更为中国基础研究和应用科学发展培养大批后备人才。
潮新闻 记者 王雨红 宋彬彬 王志杰 顾周皓 县委报道组 徐张赢广东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主体。(记者 王志杰 摄)浙江民企主动攻关,拿下国内外科研路上的“拦路虎”!11月20日,位于地下700米的“国之重器”广东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主体建成。
“江门中微子实验建设进入收官阶段:最内层的有机玻璃球已合拢,外层的不锈钢网架和光电倍增管也在有序合拢中,预计11月底完成全部安装任务,并启动超纯水、液体闪烁体的灌装。”10月1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江门中微子实验首席科学家、项目经理王贻芳透露。
文 | 《中国科学报》 记者 倪思洁“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整体安装工作已完成95%,预计在11月底完成全部安装任务。”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告诉《中国科学报》。
扬子晚报网3月7日讯(通讯员 单友健 刘峰 朱敏丽 薛昕桐 记者 王国柱)从地下700米的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到位于海拔4410米高原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 近日,央视新闻联播点赞大科学装置建设,其中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的中心探测器系江苏省泰州市企业汤臣(江苏)材料科技股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刘扬 冷舒眉】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的建设进入收官阶段,11月20日,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主体建成。这个位于广东江门的大科学装置建在地下700米,建成后将主要研究宇宙中的一种“幽灵粒子”——中微子。什么是中微子?
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人民视觉/图)1957年,31岁的李政道与妻子秦惠䇹赴瑞典领诺贝尔物理学奖。走下飞机时,迎接的瑞典官员错把他当成诺奖得主的儿子,问,“您父亲在哪里?
中新网广东江门10月11日电(记者 孙自法)以国际粒子物理研究热点且竞争激烈的测量中微子质量顺序为首要科学目标,位于地下700米的中国大科学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建设进程中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