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22日消息(记者 冯仪)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部署和《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2月28日,福建省中小学科学教育系列活动厦门专场在我市多所学校举行。活动以“科学筑梦,点亮未来”为主题,聚焦中小学课堂科学核心素养,推动构建完善科学教学课程体系。本次系列活动主会场设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
阳光讯2023年5月17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这既是教育顺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的时代需要,也是落实教育强国战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需要。西安市五环中学十分重视并认真落实该《意见》,开启了建设学校特色科学教育的新步伐。
来源:【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报讯(记者 尹晓军 通讯员 郑晓燕)前不久,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腾讯扣叮——火星智造项目比赛中,“初出茅庐”的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中华路小学代表队凭借卓越的编程能力和熟练的操作技巧脱颖而出,一举斩获冠军和季军。
如何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科学的种子?学校的科学课应该怎么开?科研院所如何为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尽一份力?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培养的背景下,中小学学生学习负担要做“减法”,但是科学教育要做好“加法”。代表委员们就此进行了调研与实践,也带来了很多建议。
新京报讯(记者徐彦琳)3月11日,北京市石景山区教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石景山区推进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好课堂+大社会”为实施策略,系统实施“大科学教育”强基工程、课程教学提质工程、共同体建设工程、活动品牌开发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工程。
来源:【中国教育报】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东安县耀祥中学教务处副主任胡国柱建议,在现有科学课程基础上,增设人工智能、编程、创客等前沿领域课程,推动跨学科融合,打造“必修+选修+社团”的立体化课程框架。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开好科学必修课是基本要求。
【来源:保定市教育局_图片新闻】近期,安国市各学校扎实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学教育活动,在校园内掀起了一股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热潮。“哇!人工智能太有趣了!”安国市实验小学举办的“人工智能,智趣未来”科技活动引来学生阵阵惊叹。
来源:【深圳侨报】日前,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里,凤凰木的新芽轻轻摇曳,仿佛在喜迎龙岗区知新学校五年级的63名学子。这些孩子满怀期待,与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里耶·瓦谢尔教授开启了一场“大手拉小手”的科学对话。
在教育部评选的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中,石家庄市第一中学、市第二中学、市第九中学等入选其中。日前,记者走访这些学校时看到,各个学校通过种类多样的科学课程、有趣的科学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赛事等,让科学教育成为了助推学生全面发展的强大动力。
3月6日,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以下简称“电子科大附小”)四校区科技热潮涌动,以“让兴趣点燃梦想”为主题的第十八届科学文化活动月拉开帷幕,数千名师生在机器人的炫酷舞步、科学实验的奇妙碰撞中,共同开启了一场科学与梦想交织的探索之旅。机器人、机器狗与孩子们开展平衡力测试实验。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徐德明)3月7日,天津市南开区科学教育区域联盟成立大会暨科学教育展示交流活动举行。天津市教委和南开区有关领导共同见证了南开区科教联盟的成立,并为参加南开区科教联盟成立大会的单位代表颁发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