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食物营养所和中科院地理所调研,我国食物总体损耗浪费率为22.7%。”2023年12月18日,中国农科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报告》显示,“包括粮食、蔬菜、水果、肉蛋禽类等在内的食物,2022年损耗浪费总量达4.6亿吨,造成的经济损失1.
把550毫升的矿泉水换成380毫升的小瓶矿泉水,某会议中心每年节水超13万升。订外卖时勾选“无需餐具”,超过4.8亿人次消费者累计减碳量超31万吨……“小举动”写就“大文章”。反食品浪费,消费环节大有文章可做。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把550毫升的矿泉水换成380毫升的小瓶矿泉水,某会议中心每年节水超13万升。订外卖时勾选“无需餐具”,超过4.8亿人次消费者累计减碳量超31万吨……“小举动”写就“大文章”。反食品浪费,消费环节大有文章可做。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珍惜粮食、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近年来,中国大力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措并举制止“舌尖上的浪费”。“中共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通过出台相关文件,开展‘光盘行动’等,大力整治浪费之风,‘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
原标题:主食浪费莫忽视写字楼外的垃圾回收处,多份外卖主食还剩近一半;婚宴结束后,很多主食动都没动;大会就餐区,有的团餐盒饭没打开就扔了……近日,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当前节约粮食的良好风气正逐步形成,但米饭、面条等主食浪费现象依然严重。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2016—2019年间由南京财经大学牵头,联合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分别对8大类粮油作物在收获、储藏、加工、干燥储存与运输、销售和消费环节的损失浪费在全国范围进行了多次调研,获取到科学的数据。
央视网消息(记者 徐也晴):今年的10月16日是第41个世界粮食日,主题为“行动造就未来”。近几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连续六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此外,世界银行数据显示,自1986年起,中国谷类作物产量稳居世界第一。
既然吃饱饭是“天之天”上的大事,中国人见面时的问候语,也就浓缩成了简简单单的四个字“您吃了吗”。许是受“民以食为天”这一古训的影响,无论是在小城镇,还是在大都市,最繁华的地段或街区,都以高大上的饭店或美食街而闻名。
然而,在对待粮食这件事情上,有组数据不看不知道,一看实在是触目惊心。此前发布的《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显示,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食物浪费量就有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
参考消息网3月29日报道据美联社3月27日电,联合国一份新的报告指出,世界2022年估计浪费了全球食物总产量的19%(约10.5亿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7日发表的《食物浪费指数报告》对各国在2030年前将食物浪费减半的工作进展进行了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