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海军步兵第810旅的战士们在库尔斯克州境内,又全歼了一支乌军公关部队的车队。多辆轻型装甲车被摧毁,多名乌克兰打卡拍照放枪者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代的特别“投胎”军事行动。一名俄军战士在视频中说:“纳粹分子会腐烂在我们的土地上,因为没有人需要他们,他们就这样躺着腐烂(肥田)。
#本文摘自《未经修改的档案:赫鲁晓夫传》/IO.B.叶梅利亚诺夫著,原章节标题《库尔斯克会战》之所以搬出此文,是一大早在凤凰APP上看到某“优质历史历史领域创作者”有关赫鲁晓夫之子被斯大林枪毙的发文:“1943年,赫鲁晓夫儿子被判枪决,他为救儿子竟两次向斯大林下跪,尊严尽失。但最终儿子依旧被枪毙,赫鲁晓夫悲痛欲绝,他下定决心要报复斯大林!”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晨枫】 乌军在库尔斯克打了一场漂亮的偷袭战,在众目睽睽之下,俄军被打了一个冷不防。但是俄军反击打得很磨叽,这有两个原因:1、俄军没办法不磨叽,2、俄军不怕磨叽。 俄军没办法不磨叽的原因不复杂。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张耀】 乌军进入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已经一个月了,但似乎有点走不动了。 在8月6日发动进攻后的最初一段时间,乌军在俄军疏于防守的库尔斯克边境地区如入无人之境,迅速控制了大约1000平方公里的区域。乌军的行动即刻引起了国际舆论对俄乌战事走向的各种评估和预测。
引言在历史的长河中,库尔斯克不仅是抗战的圣地,更是现代战争的焦点。随着俄军对乌克兰东部的攻击加剧,库尔斯克州成了地缘政治博弈的新舞台。究竟谁才是这场争夺战的真正受益者?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战火纷飞的复杂局面。
本文转自“战史风云录”——《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纪录》十六、库尔斯克战役1943年夏季,苏德战场的态势已发生逆转,德军统帅部为扭转战局,对苏军防线上的库尔斯克弧形地带发动了代号为“堡垒”的大规模进攻战役,由此苏德两军展开了一场交战双方都破釜沉舟的坦克大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