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2024年度安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名单,陈华、姚飞老师主持的市级课题《新时代背景下初中学段“德育微课程群”的探索与实践》(立项编号AJKT2022-68)顺利结题,并获“良好”等次。
三湘都市报12月1日讯(通讯员 康霜 唐文林 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黄京)重视和培养教师教育教学科研能力,11月29日,在长沙县博才高塘坪实验小学,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基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小学德育项目化研究》结题验收。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通知》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等文件精神,坚持“全员参与、快乐健体、自主创新、形成序列”的原则,我们立足校本资源,坚持常态化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许文秀 通讯员杨国涛、刘志华)“一颗种子如何长大?”“蜂蜜除了甜甜的味道,还能改善身体不适。”一片叶子、一间教室、一味药、一抹彩绘,一场坚持了30余年的职业体验……武汉市江岸区正用“实践”不断擦亮“责信”德育的品牌。
大中小学思政课老师同台分享,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近日,潮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项目”建设系列活动迎来2024年度最后一次集中研修活动,来自全市名班主任工作室的成员老师们进行成果联合展示,共同推动潮州德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来源:青海日报】当今社会,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学生崇高思想品质的核心课程,德育课程意义深远。然而,传统的德育教育存在呆板、单一等问题,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第八届全国跨学科教育与项目式学习国际学术研讨会暨2023年度国际StarT中国区优秀项目展评活动日前在杭州举办。本次活动历时三天,共涵盖4场主旨报告、10个分会场。活动共面向全国15个省市征集1327个案例,最终有220个项目进入现场展示。
高校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红色美术资源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高校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在高校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红色美术资源的育人价值,将红色美术资源运用于德育课程教学中,从而进一步提升高校德育课程的育人价值。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陈克茂 易莉霞)为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增强班主任的理论知识,提高班主任工作技能水平,促进班主任自我修养。3月2日上午,江夏区纸坊第二小学邀请了华中科技大学的刘长海教授,为全体班主任和德育课题组全体成员开展了善美德育班队会培训活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校教育的深入改革,高校校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变得日益凸显。在中国教育体系中,高校既是知识传授的场所,也是品德培养的摇篮。如何在知识教育和品德培养之间找到平衡点,培养出既有优秀专业技能,又具备高尚道德品质的全面人才,成为了高校校园德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记者 | 王婷婷根据“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育人目标,成都市双流区立格实验学校(简称“成都立格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构建了以“健全人格”为核心的德育课程体系,用八年时间实现了德育的课程化、序列化和活动化,巧妙地将课程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