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台湾方面经蒋经国许可,正式开放大陆探亲,隔绝数十年的两岸,因此事而重新恢复往来。1990年,有一位来自台湾的客人来到上海,此人即是台湾颇具名气的学者南怀瑾的弟子,名叫张尚德,也是一位鼎鼎大名的教授。
作者 台湾青年 罗鼎钧1993年4月29日,位于新加坡海皇大厦里让全世界众所瞩目的一件事情吸引着两岸中国人和全世界的关注,因为这天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和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双方举行了第一次“汪辜会谈”,而这次会谈也是海峡两岸1949年以来,由民间代表在双方官方授权下正
近日,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表示,“汪辜会谈”顺应两岸关系发展历史潮流,开启两岸高层接触对话和平等协商的先河,体现了以对话取代对抗、以协商促进合作的精神,彰显了“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协商基础的重要地位,说明了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许川1993年4月27日至29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史称“汪辜会谈”。时光荏苒,三十年已过,但“汪辜会谈”留下的历史经验历久弥新,至今依然启迪着两岸关系的现实发展和未来走向。
杨晶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1993年4月27日至29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双方签署了4份协议。“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迈出的历史性一步,其创造的历史价值影响深远,其蕴含的历史经验历久弥新。
1993年4月27日至29日,大陆首任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基会首任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签署了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等4项协议。“汪辜会谈”是1949年以后两岸双方首次以受权民间团体名义举行的高层会谈,它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台海观潮】纪念“汪辜会谈”30周年(三)|“九二共识”是稳定台海安全的“定海神针”作者 王昆义 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理事长、教授1993年4月27日,当时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汪辜会谈”,一转眼就过了30年。
中新社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 李雪峰)“父亲9岁时随他伯父到台湾,爷爷过世时,由于两岸分隔,父亲无法回湖南老家,他当时的痛苦我至今都无法忘怀。正是汪辜会谈及后续两岸交流对话,才让两岸家人便于团聚。”台湾青年罗至善28日在北京表示。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赵觉珵】30年前,在两岸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政治基础上,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实现了两岸双方首次以受权民间团体名义举行高层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