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吕梁日报-吕梁新闻网】“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蒙曼一边行走一边讲述:“夏商周三代是依照黄河来奠基的,没有黄河就没有这些文明。夏朝的文明,就在中条山以北发扬起来,然后越过中条山两岸成就了一个大文明。
文 | 荒野小树编辑 | 荒野小树蒙曼,被誉为我国现代第一历史才女,现代女性学者的“天花板”。她27岁博士毕业,31岁成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教授,32岁时就登上央视王牌节目《百家讲坛》,成为该节目史上最年轻的主持人!
历史热会不会昙花一现?在两会现场,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蒙曼不认同历史热会昙花一现,她告诉记者,我们走得越远,就越需要追溯自己的根在哪里。中国文化一直在发展,人们越来越去思考,人是什么,人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就是中国历史。
编者按: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近年来始终深耕历史文化研究领域,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化因素。在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中,如何做深做细历史典籍版本的保护与传承?
明末清初诗人蒋玉立《渡江》有诗云:“江流九派尽朝宗”,这似乎暗喻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中国自古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工作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两个大局,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前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持久而有力的文化建设。
中新社北京1月8日电 题:如何从古典诗词看见中华民族共同体?作者 蒙曼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民族。《公羊传》云:“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这里的“饥者”和“劳者”,其实已经涵盖了中华历史上的各个民族。
“山东真是大山与大河的组合!”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黄河文化大会》第二季解读嘉宾蒙曼用诗词解读山东的壮阔山河,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黄河——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山东还有一组著名的山河你知道是什么吗?戳视频听蒙曼的诗意解读。
8月1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创作研讨会在京举行。慎海雄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自成立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髓要义,以“思想+艺术+技术”的融合创新,推出了《简牍探中华》《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典籍里的中国》等一系列精品文化节目,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也“火”起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