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网络上有关赘婿的争论沸沸扬扬的,让我这个平日不关心娱乐类新闻的人,也颇感兴趣。于是,便查询一番。原来赘婿竟是一部网络小说。甚至于,关于赘婿套路剧情的小说还真不少。这让我很是高兴。因为这意味着赘婿只是一个词汇了,它后面存在的歧视意味开始被抹掉。什么?
男子到女子家为婿,从前称作“入赘”、“招入”,此俗自古有之。虽不能说比比皆是,每村每乡也可列举一二例。 入赘有几种情形:或是男方贫穷娶不起媳妇;或是女方家中无男儿;或是女方丈夫去世遗下孤儿寡妇及公婆。 一般只要经双方父母和本人同意即可入赘。
汉族婚礼习俗源远流长,民族色彩浓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礼仪,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称之为“六礼”。从古至今,婚俗虽因时代变化,或贫富相异而有繁简之别,但基本仪式程序相似。
但为了能保证香火够顺利传承,有些家族会采用以下常见的香火继承方式:一、过继。过继的情况在名人家族中屡见不鲜,梅兰芳便过继给自己的大伯,季羡林则是过继给自己的叔叔,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光绪皇帝就被慈禧太后过继给咸丰皇帝为继子,人们常见的过继情况一般都是抚子入嗣,但也有抚孙过继入嗣的情况。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嫁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农村境内婚嫁习俗大同小异,旧时,婚嫁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程序繁琐。自上世纪20年代起,县内学生出身的公教人员开始自由恋爱,减少旧婚礼的繁文缛节,称之为“文明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