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小马宝莉为代表的各种卡牌在全国多地的小学生群体中流行开来,不仅成为中小学生的社交工具和“社交密码”,小马宝莉的拆卡直播更是火爆,已经从1.1亿小学生身上赚了100亿元,平均从每个小学生身上赚了91元。
来源:央广网 继“盲盒”之后,“盲卡”正在成为年轻人的新宠。在各大直播平台上,“直播间拆卡”以刺激的互动玩法迅速收割大批消费者,其中也不乏未成年人。为何这种盲拆稀有卡的模式有如此“吸引力”?其背后隐藏哪些套路?一个直播间的人气高低,是由主播能不能拆出稀有卡决定的。
7月22日,小花在自媒体账号上更新了自己的拆卡日记,这名5年级小学生,用2个月时间,成为一名近万粉的“小马宝莉”拆卡博主。要说现在青少年群体里流行什么,“小马宝莉”卡牌一定是最火的存在。卡牌游戏作为一种新型的娱乐方式,甚至成为小学生之间的“社交货币”。
小马宝莉组合双爆黑贝贝。完了,我被一个卖小马宝莉的大叔给忽悠了。大叔长这个样子和蔼可亲,一顿忽悠之下我买了一堆的小马宝莉,今天货到了一起来跟我拆箱。这个大叔坏是真的坏,我一个玩奥特曼的,他忽悠我买小马宝莉,山东卡游直播基地。
卡游,是当下中小学生群体疯狂流行的一种新型社交媒介。学生们须通过随机抽取购买的方式去集齐某主题全套动漫卡,为此他们整盒整箱购买后“拆卡”,拆到稀有卡片可在同学间花钱交易,最贵的一张卖到上万元。现在,这股“拆卡风”从线下刮到了线上。
(央视财经《财经调查》)《财经调查》记者发现,短视频平台的拆卡直播间里玩法最刺激。“小马宝莉”卡牌比较常见的玩法是“叠叠乐”和“数小马”,都是利用卡包内卡牌卡位的不确定性而设计出的以小博大的玩法,奖品通常是全新的卡牌盲盒。
前段时间,记者调查发现多地存在中小学生买“小马宝莉”卡牌的乱象,有网络商家并未设置购买门槛,导致有些未成年人在网络平台上花费上万元买卡、拆卡。不少网友认为,应加强直播平台和市场监管,而家长也应多关注自己的孩子。一段时间过去了,这些乱象还存在吗?
“叮叮叮”,铃铛被敲响,主播提醒开到了“稀有卡”,随即直播间气氛被推到高潮。一把剪刀,一盒卡片,一个亚克力架子,成了诸多拆卡直播间的“标配”,主播给下单玩家现场拆卡展示,就能够吸引上千人在直播间观看和消费。拆卡直播间火爆,一张小小的卡牌到底有何魅力?
仅15分钟,一名网友就在直播间下单200包小马宝莉卡牌,消费超1500元。继“盲盒”的火爆后,“盲卡”正在成为年轻消费者的心头好。盲卡,基于奥特曼、小马宝莉等IP而延伸出的卡牌游戏。凭借着生产厂家对卡牌等级的设置,促使消费者通过盲拆稀有卡的方式迅速走红。
上万人深夜围观的拆卡直播成为了直播届的新宠,在这类直播间里主播使用同样的话术,拆卡的玩法也都是主播将各种IP卡牌摆放在亚克力架子上,然后用剪刀熟练地拆开包装,按照稀有等级将卡片码放整齐,拆除稀有卡后还会有主播与弹幕提供情绪价值,整个过程不过几十秒,这一流畅的操作吸引了许多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