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不仅考验旅游企业服务能力,也对全球布局能力提出要求。2月6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航旅游集团获悉,该集团新一轮战略布局将于近期公布。2024年初,该集团成立入境项目组,入境业务同比增长119%。
2024年4月20日,搭载了2500余人的迈希夫5号邮轮再次抵达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来自德国、奥地利、瑞士等国的游客从邮轮下船进入上海,各自在上海开启为期两天的入境城市观光体验,参加豫园、外滩、金茂、上海中心、朱家角等上海地标性景点开展城市深度体验。
初体验感谢信80多岁的日本老先生掏出一沓老版100元人民币,问是否还能使用;70多岁的外国老夫妻时隔几十年重回上海游玩,拿出1990年代的上海公交卡一秒激活;周五下班的韩国年轻人,没做攻略,就直接冲来了上海,只知道武康路,其他全靠柜台问……这些都是发生在浦东机场、虹桥机场外籍人员
2025年春节假期即将来临,为维护文化旅游市场健康发展,上海文旅部门现发布一批文旅市场典型案例,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防范意识,选择正规产品和服务,维护好自身合法权益,警示促进市场经营主体落实责任,守法诚信经营。
列车由9节载客编组、1节发电车组成,车底由普速列车改造而成,每日固定往返开行一次,于8时48分从上海西站开出,18时10分从嘉兴站返回,单程运行时间73分钟,在铁路12306平台搜索Y701/2次可直接购票。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钟帆12月6日,由四川省教育厅、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文旅艺术行业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文旅艺术行业专场招聘会在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40余家用人单位参会,提供岗位近万个。
你或许也听过这样的吐槽——商户只支持移动支付,顾客带了现金却用不了;银行人工柜台越来越少,老年人面对智能机器一脸无奈;只有国际银行卡的外籍游客,时常遭遇支付尴尬……移动支付空前便利的今天,一些特殊人群的支付问题也随之出现。
随着一声声邮轮的汽笛声,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踏上了上海虹口北外滩国客中心的码头。在这里,他们迎来了全新的旅游体验——CNS一站式对外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的启用,标志着上海在入境旅游服务方面的又一次技术革新。
家住普陀区的顾奶奶,一直想去旅居养老。她告诉晨报记者,自己跟着姐妹团考察了全国多地的养老院,准备“换着地方住”,边住边旅游。年过七旬的黄老伯和许爷叔,已经在做旅居养老的准备。与顾奶奶不同,这两位老人都决定自行解决居住问题,在心仪城市买好了小户型住宅。
图说:游客通过微信与专属旅游小管家联系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今天是重阳节。随着国庆黄金周后机票、酒店等价格回落,不少中老年人纷纷选择错峰出游。在交通快速发展、网络日趋便利的当下,越来越多中老年人学会使用智能小助手,并尝试通过多媒体帮助更多同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