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授衔,我军共有55位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之后又分别在56年与58年各授予一人,前后共有57人。这57位将领,便是我们熟悉的开国上将。而在开国上将里,“三杨”可以说是人皆尽知,他们分别是杨得志将军、杨成武将军以及杨勇将军。三位将军,皆有赫赫之功,他们真正是优秀了一辈子。
在近代有三位姓杨的将领,他们都为历史增添了不可磨灭的一笔,这三位优秀的将领分别是杨得志、杨勇和杨成武。他们三人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不可多得的将领,而且三人都是上将军衔,这也算是一种缘分。对此,有人好奇了,“三杨”的名号究竟是怎么打响的?这三人当中谁又是最厉害的那一位呢?
杨得志、杨勇、杨成武三位将军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将领,各有所长,难以简单比较谁更厉害。其中,杨得志是一位优秀的坦克指挥官,擅长指挥装甲战斗;杨勇则是一位优秀的步兵指挥官和政治工作者,擅长组织和动员群众;而杨成武则是一位优秀的空军指挥官,擅长指挥空中作战。
1955年9月,我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授勋在中南海怀仁堂展开。期间共有55人被授予上将军衔,75人被授予中将军衔,另有798人被授予少将。这几百位将军的名气或许不及十大元帅和十名大将,但却是共和国革命力量的中流砥柱,为新中国的成立建下了汗马功劳。
三杨上将,谁的成就最高?毫无疑问是“打满全场”的杨得志上将。杨得志、杨成武、杨勇三位上将原本齐头并进,都在红一方面军,其中杨得志、杨成武在红一军团担任团长、政委,杨勇在红三军团担任团政委。井冈山时期的红军团长团政委,活到新中国成立后,最低是中将起步,这三位都是个中佼佼者。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的1951年2月5日,周总理在欢送第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和政治委员李志民率部入朝时说:“你们十九兵团,还有杨勇、杨成武同志指挥的两个兵团,都是有着光荣传统、战斗力很强的部队。我曾经说过,要把你们‘三杨’拿出来,叫做‘三阳开泰’!”
印象当中“三杨”在一起合照的机会并不太多,有一张是三位将军身穿军装,在一起研究文件的照片,其余的都是和别人一起开会或出席活动时大合影,最典型的是1960年的军委扩大会议上那张大合照,上百人一起照相,而三杨正好站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