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中可以看到,在同样2万元左右预算情况下,锐龙9 5950X主机可以选择搭配RX 6900 XT旗舰显卡和750W电源,而12900K主机就只能搭配低三个档次的RX 6700 XT显卡和650W电源,要知道显卡性能和显存大小对于专业设计性能影响还是很大的,锐龙9 5950X + RX 6700 XT的专业性能明显远远超越12900K + RX 6700 XT。
随着Intel第12代酷睿处理器的上市,原本在消费级旗舰处理器市场一枝独秀的AMD锐龙9 5950X也终于迎来了新的对手——酷睿i9 12900K,那么在打造3D创意设计生产力旗舰主机时,到底谁更强呢?
所以最后我们也为读者推荐一套高性能设计工作站配置,这款配置不仅采用了AMD锐龙9 5950X处理器,还搭配了拥有32GB显存的RADEON PRO W6800专业显卡,以及64GB DDR4 3600内存、1TB容量产品耐久度就高达1PB的Kingston FURY叛逆者PCIe 4.0 NVMe SSD,至于专业显示器、机械硬盘各位读者则可按需自配,希望这套配置能有效提升用户的工作效率。
今年3月,面对AMD锐龙5000系列咄咄逼人的攻势,Intel发布了14nm工艺收官之作、代号Rocket Lake-S的第11代酷睿台式机处理器,而在7个月后,采用Intel 7工艺、全新性能混合架构、代号Alder Lake-S的第12代酷睿台式机处理器却正式登场了。
如果是搭建工作站的话,那肯定得选扩展性能最好的平台,锐龙9 5950X搭配的自然是X570,而酷睿i9-12900K则是搭Z690,不可否认的是Intel的12代酷睿在扩展能力上确实更有优势,而且还可使用带宽跟高的DDR5内存,当然了现在买DDR5内存并不是一个好选择,而且PCI-E 5.0页没有对应的设备可用,锐龙9 5950X搭配X570的组合还是目前比较成熟的平台。
酷睿i9 12900K作为第12代酷睿的顶级旗舰,拥有8个P核和8个E核的顶级配置,虽说看上去核心数量与锐龙9 5950X一致了,但E核无论是架构还是频率都无法与ZEN3的核心相比,且E核也不支持超线程,因此即便P核效率有所提升,但酷睿i9 12900K在多线程性能方面也肯定比不上16个核心全都是大核的锐龙9 5950X,这样的差距在吃多线程性能的专业设计类应用中会非常明显。
考虑到电子产品“追新”的思路,选择英特尔 12代 酷睿 i9-12900K 处理器 16核24线程,其中@肥鲨要努力shark在视频中详细介绍了i9-12900、12900K、12900KF、12900KS的区别,特别注意,CPU的集成显卡对于视频剪辑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带F的处理器不建议购买。
前言13代酷睿处理器的推出让一众游戏玩家惊呼真香,随处理器一同推出的还有Z790和B760芯片组,前者面向高端处理器用户,专为超频而生;后者的B760性能足够强的同时还能降低整体装机预算,显然它才是广大玩家更为青睐的选择,那市面上有什么高性价比B760主板可以选择呢?
☞ 如果你是我们电脑吧评测室的忠实粉丝,那么日常更新的专栏不论是时效性还是文字介绍的详细程度都要比这一综合性的装机推荐贴优秀不少,当然咯,通过每月装机推荐贴的基本介绍,大家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前硬件市场的基本动向及产品变革情况。
在2023年伊始,Intel就发布了13代非K处理器及B760芯片组,七彩虹也在第一时间推出了三款M-ATX中等尺寸的B760主板,当时我们也在第一时间进行了详细的测试,现在七彩虹旗下的CVN系列再迎新人,推出了适用于ITX迷你主机的七彩虹CVNB760I FROZEN WIFI登陆舰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