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陈亚梅没想到作为童年回忆的简简单单的糖画,有一天能被创新融入国风国色的元素,将非遗糖画制作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品”。在青岛有一个小伙儿,用糖做出了翡翠质感的富贵竹,网友评论“把糖做成了我吃不起的样子”,他发布了一个做糖画过程的视频就获得了8.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詹程开 通讯员 王莉丽为了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少年儿童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近日杭州上城区彭埠街道建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趣味糖画 玩转非遗”糖画DIY体验活动。活动中,非遗宋韵糖画师王国庆老师讲述了糖画的由来。
央广网重庆2月21日消息(记者王海 实习生陈胜姣)糖画,亦糖亦画,可观可食。是以蔗糖和麦芽糖为原料,做成各种人物、动物、花草等造型的手工技艺。糖画起源于明朝,有500多年的历史,曾广泛流行于巴渝大地的城市乡村。在2008年成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
5月12日至14日,“携手‘童’行向未来”2023年第三届儿童产业博览会暨母婴文化节于临沂书圣文化城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沂蒙糖画参展,手艺人只携一支勺笔、一锅糖汁、一面白板便可绘制万物,随着灵巧敏捷的手腕迅速移动,白板上呈现出的所画之物皆栩栩如生,熠熠生辉。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惠民县姜楼镇兰家村士翠糖画糖人,具有千年以上的传承史,源于唐代,大发展于明清,明清以后自四川经河南传入山东。以糖做成画和人物,可观可食,是备受老百姓喜爱的工艺食品,主要在当地和北京经营。“以前家里的收入靠种地,现在我们夫妻俩都做非遗手工艺,一年收入20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