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情况,明明胃口不好,没吃太多饭,肚子还是胀胀的,摸着硬邦邦的,用手敲一敲,“咚咚”闷响,整天还咕噜噜叫个不停,时不时还总是打嗝、嗳气,这啊,其实就是肝脾不和,肝郁克脾的原因。
家长一带孩子来看诊就说,孩子很虚,补也不能补,老是上火、积食、咳嗽、鼻炎,体质越来越差!这些问题的源头其实就是脾虚了,后天之本不足,出现一系列“实证”,中医上称为“本虚标实”。解决的关键就是“补虚”。既不上火,又能补孩子身体的虚,就用四神汤,一年四季都能煮给孩子喝。
脾胃虚弱、食积肠胃?一个奇效良方,消痞除满、健脾和胃,很管用!李东垣,这位脾胃学派的大佬,一直强调“脾胃内伤,百病由生”,这和《黄帝内经》里讲的“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意思是一样的,都在说胃气对身体健康特别重要。
春节各种美食不断,别说是孩子了,大人也难免会吃多,消化不良,出现反酸、腹泻、腹胀,吃不下饭的情况。今天给大家分享几个适合孩子的健脾消积、助消化的小妙方,食疗食材常见,制作简单,家长们可以试试:山药红枣粥。
孩子们也欢欣雀跃,一不留神就可能暴饮暴食,出现一些消化不良的症状,也就是中医所谓的“积滞”或“积食”,是以不思饮食、脘腹胀满、嗳气酸腐、大便溏薄或便秘酸臭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胃肠病证,尤其以婴幼儿多见,现代医学常认定为功能性消化不良。
陈皮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喝茶的时候,我们放点陈皮进去,煮粥的时候,也可以放点陈皮,煲糖水和老火汤就更不用说,不管煮什么,加了陈皮,味道就有了本质的升级。还有人说,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陈皮药用也是一绝,它的性子又很温和,基本上放到任何方中,都有一个很好的协助作用。
3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惊蛰提示万物复苏,大自然又将生机勃勃。春季阳气初升,可适当进食韭菜、菠菜等助阳气升发,但春季饮食宜“少酸增甘”,以免使肝阳升发太过,同时需增加甘味食物以健脾胃。本周可选用一些常见的水果和嫩芽蔬菜来烹制汤水,开胃消食之余,又可疏肝健脾。
麦芽性甘、味平、入脾胃经,总结历代本草的记录,麦芽擅长于消食和健脾。中医理论认为,肝和脾共同调节人体的气机升降、血液代谢和血液的运行,因此在治疗脾虚症的时候,肝脾同治是核心,通过肝脾同调来调节肝脏的肝脾功能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