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陆兰兰 记者 严君臣)近几年,随着农业大面积承包种植的兴起,无人机的使用给种植户们带来了不少便利,但同时,无人机喷洒作业也会发生“误伤”。4月4日,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近日,江苏如皋法院审结一起因蟹塘受损而引发的环境污染责任纠纷案。
无人机和小龙虾会有什么联系?在江苏盱眙,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物种却被巧妙结合在了一起:盱眙的小龙虾全国闻名,当地农户在虾稻共养农场用上了无人机,不但能给小龙虾自动投喂饲料,还能用无人机给稻田除草施肥防虫害,有农户省下的人工费用达上万元。
传统人工饲喂,效率低、撒料不均匀,容易浪费饲料,极易造成水质恶化。如今,动动手指在手机上操控智能投料机进行养殖饲喂,已成为养殖户的绝佳选择。接下来,我们通过解密——U鱼智能风送投料机的黑科技,看看是如何诠释细节入微,体验大有不同。
轰隆隆的引擎声中,一架无人机飞临鱼塘上空,饲料如天女散花般撒了下来,早就熟悉了“套路”的罗非鱼争相浮上水面抢食,一路追着无人机投食的方向游去。岸上一群来自全球顶尖企业的企业家、专家们对眼前这新鲜的一幕无不倍感惊奇。
极目新闻记者 常怡通讯员 邰生鹏连日来,在田间地头,不仅农田换上了“春装”,大大小小的水塘也迎来了“水上春耕”。近日,在位于武汉市新洲区辛冲街顾畈村的归园农业虾稻基地上空,大型无人机正在来回盘旋,将小龙虾所需要的“粮食”投放到田间,一派忙碌的“水上春耕”景象。
当下正值稻虾养殖时期。5月5日,笔者在宜城市郑集镇潘河村看到,一架无人机在稻虾田上空来回穿梭,将饲料均匀地撒向水面。襄阳兴壹虾稻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潘晓军正在操控无人机,为1200亩稻虾田投放饲料。“我们这个基地共有1200亩。以前需要10名工人一整天才能完成投料任务。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新质生产力的“新”,是新农机驰骋纵横,是新品种落地生根,也是新农艺成势见效。常州金坛是“中华绒螯蟹之乡”,在全国率先建设数字化渔场,成为加速河蟹生产机械化进程的有益探索,让“水产科技革命”更加彻底。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1号塘,通威饲料,26千克;2号塘,聚维酮碘溶液,38千克……位于常州金坛区指前镇东浦村的数字化渔场,螃蟹实现全程“精准养殖”;不远处的建春村稻麦科技示范中心,依托智慧化监测控制系统,就能实现对麦田的远程管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