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实习记者 柴嵘按照国家医保局关于建设医疗保障信息平台的要求和市政府的部署安排,本市医疗保障信息平台经办系统近期将进行切换工作,陆续停止医疗费用手工报销受理业务、城乡居民参保登记等业务。
据人民网“领导留言板”4月13日消息,针对网民关于“北京辅助生殖纳入医保3月26日落地实施,去医院问了,说没这个政策”的留言,@北京12345 于13日回复称,北京市辅助生殖技术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工作暂缓执行。
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政策率先在北京落地。6月15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市医保局获悉,自7月1日起,包括促排卵检查、宫腔内人工授精术等在内的16项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项目将纳入北京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甲类报销范围。
6月15日,北京市医保局发布通知,自7月1日起,促排卵检查、精子优选处理等16项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项目将纳入本市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本市新生儿出生即可享受医保待遇。这也意味着辅助生殖服务迈入“医保支付”时代。
2022年2月21日,北京市医保局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市人力社保局印发《关于规范调整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对63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进行规范调整,其中包含了门诊治疗中常见的宫腔内人工授精术等16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甲类报销范围。
界面新闻记者 | 吕雅萱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据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消息,针对网民关于“试管婴儿纳入医保望尽快落实”的留言,辽宁省医疗保障局2023年8月11日回复称,考虑生殖类项目比较特殊,情形复杂,待遇政策制定国内尚无成熟经验可借鉴,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配套的待遇政策,辽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