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梧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加大住房公积金对缴存人租房支持力度的通知在租房提取条件和提取频次方面《通知》明确缴存人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满3个月本人及配偶在缴存地无自有住房且租赁住房的可提取夫妻双方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在不超出年度提取额度上限情况下缴存人年内可一次或多
@梧州市民,注意啦!我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有了新的阶段性调整记者从梧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了解到,2022年,梧州市房地产市场受疫情持续影响,房地产销售市场持续低迷,2022年梧州市发放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2436笔7.33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3.71%、15.03%。
8月4日,澎湃新闻从广西梧州市人民政府官网获悉,近日梧州市人民政府发布《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我市促进刚性和改善性住房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梧政规〔2023〕5号),通知共计15条内容,包括“合理确定首套房认定标准”、“提高多子女家庭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允许公积金用作购房前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顾爱龙)近日,广西梧州市人民政府网站披露,为了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进一步促进梧州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结合实际,印发《梧州市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实施购房补贴政策。
近日,市民梁先生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指导下,线上“零材料”申办非公共租赁住房公积金提取,从线上申办到资金进账仅用了不到10分钟的时间。在成功提取住房公积金后,梁先生切实感受到住房公积金网办业务带来的高效、便捷。
前段时间,梧州市房地产政策持续调整优化,不少市民纷纷点赞并奔走相告。(详情回顾:《新购住房、车位契税补贴100%!梧州出台最新政策→》)有网友在留言区发出疑问:广西部分地市已开展商业住房贷款转住房公积金贷款(以下简称“商转公贷款”)业务,梧州是否能参考开展呢?
9月8日,广西梧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网站发布《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我市促进刚性和改善性住房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措施包括14条,其中提出,多子女家庭购买首套自住住房或首套住房已结清再购买第二套商品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由原来的32万元提高至40万元。
9月19日,零妹从梧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了解到,为促进刚性和改善性住房消费、减轻职工个人及家庭首付资金周转压力,梧州市公积金管理中心根据《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我市促进刚性和改善性住房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发布了关于允许住房公积金用作购房前期资金的通知,以及关于实施多子女家庭使
为进一步加大住房公积金助企纾困力度,帮助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和缴存人共同渡过难关,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实施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的通知》,对因受疫情影响,企业缓缴住房公积金、缴存人延迟还款等情况提供阶段性政策支持。
新京报讯 (记者袁秀丽)11月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梧州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简称“征求意见稿”),涉及实施购房补贴、实施“认房不认贷”、支持提取公积金交首付等内容。
购买新建住房契税补贴100%购买新建车位契税补贴100%购买新建商铺契税补贴50%二孩以上(含二孩)家庭购买首套住房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提高至45万元12月13日,零妹从梧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了解到,为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决策部署,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参照其他
2022年以来,甘肃、广西、沈阳、台州、北海、南宁、自贡、青岛、济南、商丘、梧州、郴州、九江、东莞、中山、遵义、黑河等至少17地出台公积金新政,内容包括提高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等,多地对受疫情影响企业提出纾困措施。
我区将扩大公积金制度受益范围。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南宁讯3月29日,记者从2021年度全区住房公积金运行分析视频会上获悉,今年全区住房公积金行业将更加有效发挥“聚金惠民”的作用,加大租房提取支持力度,支持缴存职工贷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住房,支持城镇老旧小区居民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加装电梯和自住住房改造,稳步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工作,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受益范围。
楼盘不得拒绝购房者使用公积金贷款、今后职工贷款“只跑一次”、贷款受理至发放超过1个月要引入担保…按照现行有关规定,职工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6个月(含)以上,即可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个人住房贷款。
今天(7月4日),零妹从梧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获悉,6月30日,梧州市住房公积金年度结息工作已顺利完成,共为全市4953家单位19.43万缴存职工结息1.01亿元,同比增加898.3万元,增长9.71%。
#力争上游新梧州#近日,中共梧州市委办公室、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梧州市加快推动人才“东融”若干措施》,从人才引进、项目合作、体制改革、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对粤港澳大湾区来梧的专家人才及创新团队的人才政策支持,加快集聚大湾区人才、科技、创新资源,深化与大湾区人才交流合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