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池州市因地制宜,探索发展路径,积极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着力解决“谁来种地、谁来务农”的问题。截至9月底,该市家庭农场已发展到933个,较上年底增加348个,涵盖种植、畜牧、渔业、种养结合的混合农场等。
为解决“谁来种地、谁来务农”问题,池州市农委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强化措施,大力培育发展家庭农场,截至目前,全市家庭农场发展到933个,较上年底增加348个,涵盖种植、畜牧、渔业、种养结合的混合农场等。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池州9月24日电(胡雨松)秋分时节,瓜果飘香,秫熟稻馨。9月23日,池州市贵池区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内热闹非凡,以“庆丰收 促和美”为主题的2023中国农民丰收节池州市分会场活动正在这里举行,掀起一场农民的欢乐节、农业的嘉年华、丰收的成果展。活动现场。
大皖新闻讯 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网10月9日消息,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发出通知称,经推荐申报、材料初评、专家评审、结果公示,决定授予安徽开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合肥润枝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50家主体“省级生态农场”称号,现予以公布。
在皖赣分界线上,安徽省池州市的乡村迎来了一批批的“新农人”,他们用技术发展工厂化种植、用科学水产养殖育苗、用数字化平台销售,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在“新农人”们扎根乡土的背后,税务部门聚焦需求,送上好政策、提供优服务、规范新举措,为“新农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税动力”。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枝头上梨子个个圆润饱满,散发着诱人的果香。人民网记者 王锐摄翠冠梨迎来丰收。人民网记者 王锐摄翠冠梨丰收。人民网记者 王锐摄采摘翠冠梨。人民网记者 王锐摄又大又好的梨装满篮子,工人倍感欣喜。人民网记者 王锐摄梨子丰收让采摘的工人感到欣喜。
池州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养殖品种主要有翘嘴鳜、秋浦斑鳜和秋浦杂交斑鳜。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鳜鱼产业发展,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多项扶持政策,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市场主体,池州鳜鱼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原标题:池州市开展“老兵带新兵、创业心连心”活动,助力退役军人创业找准方向走稳路——(引题)“老带新”,创业帮扶“一对一”(主题)“任红伟手把手指导我,让我快速学会了绿壳鸡养殖技术,创办了农场,现在每年收入5万多元,家庭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去年以来,东至县官港镇引导全镇16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较大的食用菌企业加入“产业联盟”,制定《食用菌产业联盟机制》,通过“强村带弱村”“中心村带周边村”等方式,释放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
本报记者吕兵兵5月11日下午,在山东省滕州市南沙河镇上营村,源丰家庭农场农场主刘玉峰拿出一张枣庄市农村土地使用权交易鉴证书,上面写明了流转面积、转出期限、交易价格、经营主体情况等信息。证书一拿出来,就吸引了农业部百乡万户调查组成员的注意。“这张证书有哪些功能?
近日,记者走进旧馆街道源丰家庭农场,可以看到膘肥体壮的湖羊们住进了数字化的养殖圈舍,在整齐划一的“护栏标间”里悠然自得地吃着草料。负责人朱梓萱正在忙碌着,只见她在手机上轻轻点几下,就完成了给水、羊圈空气净化和智能化清理。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2022年,池州市贵池区粮食生产交出最终答卷。根据国家统计局池州调查队反馈数据,去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67.45万亩,总产25.54万吨,单产379公斤,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超额完成任务,单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位列全市第一。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重点工作攻坚年”“重大项目突破年”部署安排,进一步选树和培育农村青年电商典型,引领广大青年助力电商产业发展、建功乡村振兴,共青团临沂市委联合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扶贫办、市供销社开展第二届临沂市十大农村青年电商领军人物评选活动。
人民网 原创稿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一进沂蒙山,遍地起炊烟。八百里沂蒙,曾是红色热土,见证了山东老区人民拥军支前,更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时的艰苦卓绝。如今,沂蒙精神正成为山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传承,成为新时代齐鲁大地决胜全面小康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