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前,呼吸科门诊接待一位黄性患者,47岁,男性,自己叙述一周前,因为皮肤过敏,出现皮肤瘙痒、皮疹,到药店购买地氯雷他定片服用,一天一次,一次5毫克口服,服用五天皮肤瘙痒,皮疹减轻,一周后皮疹又出现,而且出现发热,到诊所就诊,医生说是可能是过敏,同时合并了细菌感染,让其继续服用地氯雷他定片,又加用了阿莫西林胶囊抗感染治疗,症状没有减轻,反而继续加重,于是到医院就诊。
众所周知,儿童退热药物是许多家庭的常备药品,孩子一旦出现发热症状,家长们往往会会第一时间用上。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退热药物?在给孩子服用退热药物时,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病房主任许继志指出,退热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减轻发热所致的不适,而非单纯恢复正常体温。
近日,桂林一名2岁多的小孩琪琪因误食药物出现危重病情,经过南溪山医院15天的治疗,终于康复出院。一开始琪琪并未出现明显不适,直到2个小时后,家人看见空的药瓶才意识到孩子误服了药物,进行催吐后赶紧送至当地医院治疗,但此时琪琪已经昏迷并开始出现持续抽搐症状。
导致药物热的药物非常多,有很多也是临床经常使用的,但以抗菌素和抗肿瘤药物最为常见:药物热的发生当然是与药物有关,但短则是药物使用后2小时即可发生,长则可以达到2年以上才出现,但无论如何,药物热的共同特点是停用药物后体温自行恢复正常。
在病情不严重的情况下,许多市民习惯购买一些常见的感冒药、抗生素来吃。广西民族医院皮肤科住院医师 周星:这个17岁的小女孩主要是5天前感冒,然后自己就去买了一些感冒药,像抗病毒口服液、感冒冲剂和口服的头孢,吃了以后在第二第三天,她身上长了些红疹子觉得痒。
2022年12月中旬内蒙古赤峰,一家四口人也相继出现了发烧的症状,由于村子里买不到退烧药,王萌父母及孩子发烧不退后,又用起了之前用过的方子,服用兽用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吃到嘴里苦苦的,没啥不舒服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