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在朝阳的映衬下,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诸佛乡庙池村的产业大棚、村庄与田间交通,共同构成一幅幅初秋壮美的乡村画卷。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诸佛乡庙池村距离彭水县城70多公里,地处偏远且耕地条件差,以前主要有红薯、土豆、玉米等传统产业,村民增收门路单一。
金羊网讯 记者严哲川摄影报道:苗乡彭水,从清雅到浓重,总能不动声色地惊艳时光,旅游如此,乡村振兴亦如此。2023年,在开展巴渝和美乡村建设行动中,彭水有3个村成功创建巴渝和美乡村示范村,即,三义乡龙合村、润溪乡白果坪村、善感乡石盆村。
彭水县保家镇三江村的村庄、油菜花田园,在远山近水的映衬下,壮美如画。赵勇摄近段时间,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各地的油菜花、桃花、李花等次第开放,装扮着田园、村庄、河流,展现出浓浓的春意,处处都是焕然一新的好风光。市民正在优美如画的“口袋公园”里健身、休闲、娱乐。
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善感乡农纲村采用“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模式,将500多亩撂荒地改造成莲藕基地,同时建起加工厂,开发生产藕粉、荷叶茶、莲子等产品,并将农文旅融合,以荷花为媒,把荷塘打造成乡村旅游景点,帮助农民实现增收,助推乡村振兴。7月7日,村民在莲藕基地管护荷花。
央广网重庆3月26日消息(记者白刁尹)3月25日,在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鞍子镇罗家坨苗寨,寨子里的桃花、李花、油菜花等次第绽放,扮靓了苗寨。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鞍子镇罗家坨苗寨,面积3.4平方公里,是重庆市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家族式苗寨,已有500多年历史。
11月7日,在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太原镇花园村,一条盘山路在朝阳的照映下,蜿蜒盘旋在彩林间,壮美如画。近年来,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积极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在山谷间、崖壁上建成了一条条连接乡村的“盘山路”“挂壁路”“悬崖路”。
4月26日,在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连湖镇多家村,不少游客前来连香湖畔乡村旅游点游玩,感受乡村的独特魅力。游客在连香湖畔乡村旅游点拍照游玩。游客身着民族服饰在旅游点打卡留影。连香湖畔乡村旅游点水清草绿一派春日好风光。
7月29日,晨雾掩映中的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大同镇大厂社区,晨雾缭绕山乡、农田、农家与青山绿野相映成趣,美不胜收。晨雾缭缭下的山乡美景。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大同镇平均海拔1300多米,以前,这里是远近闻名的产煤大镇,因过度采挖,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文/袁业国彭水,苗裔聚居之地,处巴渝之南,山水环抱,仿若尘世桃源。今入新时代,奋于新征程,其变斐然,熠熠乎彰民族、生态、文化之华彩,遂成“世界苗乡,养心彭水”之盛景。夫生态者,循“两山”之理念,青山绵绵,似青黛画卷绵延展开,诸峰罗列,云雾缭绕其间。
7月18日,鸟瞰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鹿鸣乡向家村。记者 刘旖旎 摄/视觉重庆向家村党支部书记张远权(中)到有孩子考上大学的村民家中家访。(资料图片)通讯员 廖唯 摄/视觉重庆12月18日,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鹿鸣乡向家村,层林尽染。
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阿依林海景区。赵勇摄云海笼罩下的青山、建筑物壮美如画。赵勇摄游客在夕阳下拍照留恋,享乡村美景。赵勇摄晚霞笼罩下观景平台景美如画。赵勇摄不少游客在景区避暑纳凉,乐享乡村美景。赵勇摄阿依林海景区碧水青山与独特的苗家建筑,构成一幅幅壮美的乡村画卷,美不胜收。
大河网讯 “山歌不唱就不开怀,磨儿不推不转来,酒不劝郎就郎不醉,花不逢春不乱开。”重庆彭水的苗乡民歌《娇阿依》曲调高亢、音调悠长,情意绵绵。作为苗族人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娇阿依》传唱越来越广,“娇阿依”也越来越为人们所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