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李秀梅)12月2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其中提到,鼓励保险机构将康复辅具纳入相关责任险、健康险等保险赔付范围。《措施》还鼓励保险公司围绕老年人健康护理需求,开发多样化商业健康险产品。
■2023年,上海累计享受长护险待遇总人数约55万人,通过长期护理,重度老人住院费用下降约17%■截至2023年末,全市各类定点护理服务机构达1240家,护理员5.6万名上海自2018年1月全面推行长护险试点至今,已有超73.
中新经纬11月29日电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上海监管局网站29日消息,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做好“养老金融”的决策部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挑战,全面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上海金融监管局近日印发《关于推动上海地区商业养老保险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
界面新闻记者 | 苗艺伟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继今年10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有关事项的通知》之后,11月29日,上海金融监管局印发《关于推动上海地区商业养老保险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北京商报讯(记者 李秀梅)10月31日,上海市民政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机构综合责任保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到,养老服务机构综合责任保险的参保范围为上海市行政区域内自愿参保的养老机构、长者照护之家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
长寿时代下,健康管理、少子空巢、晚年照护等问题引发关注。各行业中,保险在构建“抵御长寿风险、积累养老财富、建设服务生态”方面有难以替代的价值,保险机构持续开展以养老为主线的市场探索,尤其对头部公司而言,健康养老已经成为核心赛道之一。
长期护理保险(简称“长护险”)是为长期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提供服务或资金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上海全面推行长护险已有6年,至今已有超73.5万失能老人享受待遇,当前长护险每月服务失能老人约40万人,有效缓解了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
记者从市人社局了解到,为进一步完善本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障水平,促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本市对《上海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办法》进行了修订完善,新修订的《办法》自2024年5月1日起实施。
惠民保“升级”产品不断。近日,“沪智保”普惠型脑健康预防式医疗保险产品正式发布,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为独家承保方。“沪智保”是由地方政府指导、外加商业化运营、采取“普惠便民、以防代治”策略的老人版城市惠民保,专门针对阿尔兹海默病设计而成。
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我国正处在由快速老龄化向深度老龄化社会转变的历史阶段,发展养老金融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现实需求。而上海作为我国老龄化程度发展较快以及人均预期寿命较高的超大城市,如何在长寿时代破解大城养老难题,成为上海保险从业者们近年来深入探索与实践的关键领域。
近年来,上海积极主动探索,2016年成为国家首批15个长护险试点城市之一,2017年选择3个区先行启动试点,2018年在全市推开,通过持续发力、深化完善,上海已形成集评估、服务、管理于一体的长护险制度,不断惠及千家万户。
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13日电(任侠 谢梦圆)为积极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助力完善养老和健康服务体系,践行“金融为民”发展理念,上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人寿”或“公司”)不断加强金融适老化创新、持续提升综合化服务能力、助推养老金融服务提质增效,通过新产品、新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