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山东省无棣县西小王镇棉农在采收新棉。目前,在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山东省无棣县西小王镇,6万亩盐碱地棉花进入采收季。近年来,西小王镇利用盐碱地种植棉花,人均植棉2.6亩,盐碱地变成“聚宝盆”,棉花产业成为当地一项富民强镇的特色产业。
来源:农民日报 在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农场的滨海盐碱农田调水控盐技术棉花示范田里,棉花长势健壮,已经裂铃吐絮,看上去和普通棉田的棉花几乎没有差别,很难想象这片棉田所在的土地曾经是“寸草难生”的盐碱地。近日,耐盐稳产棉花新品种及滨海盐碱地障碍消除技术观摩鉴定会在沧州市海兴县举行。
昔日“不毛之地”,今朝绿意绵延。眼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六团双城镇十一连的万亩盐碱地上,呈现出千亩棉田一颜色,万亩棉田一展平的景象,条田内棉株壮实,棉铃花开。五年实践,白碱滩变成了良棉地。高空俯瞰绿色的棉田。
中新网新疆新闻8月17日电(郭海涛)眼下温宿县棉田里棉花长势喜人,大部分棉株已结满棉桃,在温宿县共青团镇萨叶科普村棉花试验田里,来自西安理工大学和新疆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团队正开展土地盐碱化改良和现代灌区农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论证和产品研发工作。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1日讯为充分挖掘盐碱地潜力,推广棉花全程机械化种植,助推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高质量发展,近日,以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指导,山东省农科院和无棣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新品种暨全产业链现场观摩会在国家级棉花
2023年10月,是新疆重度盐碱化耕地综合治理核心示范区的第一个收获季:阿拉尔市示范区水稻亩均增产两成,焉耆盆地示范区葵花亩均增产近七成,伽师县、克拉玛依市示范区棉花亩均分别增产两成。盐碱地治理利用是全球性难题。
眼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百万亩棉花播种工作全面展开。在今年的播种工作中,各团镇积极推广“干播湿出”技术,少了抢墒情、抢机车的“卡点”,整体播种工作速度快于往年,预计4月20日左右完成播种工作。一团金银川镇十八连棉花播种现场。
为指导各地搞好棉花春季播种、苗期和蕾期管理工作,确保全年棉花单产品质双提升,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棉花专家指导组有关专家,针对各主产区天气特点和生产实际,研究提出棉花春季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西北内陆棉区 (一)播前准备。
来源:农业科技报 做好播前准备打好播种基础选择适宜品种。各地要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和生产现状,聚焦调优棉花种植制度和种植模式,指导生产者遵循合法性、适应性和市场导向性原则,选择经种子管理部门审(认)定,熟性对路、高产优质多抗的棉花品种。
新疆库尔勒市和什力克乡丰禾源农场种植棉花50亩,因为是盐碱地,常年亩产在350公斤左右。2021年,农场滴施我省研发的盐碱改良剂后,棉花高度、果枝和成铃数等均有增加,棉花亩产达386公斤,与往年相比增产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