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丽平8月10日,2024年西太平洋国际航次从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码头起航。该航次由“深海一号”船执行,这是在“数字化深海典型生境”大科学计划下开展的首个大洋国际共享航次,也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次搭载外籍科学家下潜作业。
N海都记者 罗丹凌 吴诗榕 马俊杰全球最大的“绿色汽车滚装船”、全国金枪鱼捕捞“冠军”船、身藏“神器”的深远海科考船……2024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将于11月15日至18日在福州盛大开幕,福建船政将携众多“船政造”的精彩展品亮相本届大会。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昨天(6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第14潜。至此,本航次国际科学家下潜工作全部结束。本航次共有8位外籍科学家和3位中国香港科学家搭乘“蛟龙号”下潜,下潜区域包括西太平洋6座海山和1个海盆。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开拓二号”深海采矿机器。新华社发“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央视网“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器。新华社发深地、深海、深空(简称“三深”)是人类孜孜以求探索的领域,开发“三深”空间和资源是人类的夙愿。
2024年12月29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深远海“科考+考古”船“探索三号”在海南三亚入列,中国载人深潜能力将从全海深拓展到全海域。 深海,人类难以抵达之处。从全球看,大深度载人深潜,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关口。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12月19日,“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用户科学指导委员会2024年度会议在青岛崂山实验室举办,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发布2024年我国“深海勇士”号和“奋斗者”号两台载人潜水器应用情况,其中“深海勇士”号和“奋斗者”号两台载人潜水器合计
科技日报记者 操秀英2月21日,记者从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获悉,我国自主研发的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已完成电源动力、推进、液压、电气、观通等关键部件的技术能力提升和系统研制,计划2月份完成水池试验,3月组织实施南海海试,验证“蛟龙”号关键作业能力提升效能,实现“蛟龙”号迭
新京报讯 据中科院之声微信公众号消息,我国首艘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于2024年12月26日在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广船国际有限公司(简称广船国际)码头首航,2024年12月29日顺利抵达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正式入
我国首艘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12月26日在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广船国际有限公司码头启航,途径海南岛东部海域进行了声学设备及载人潜水器布放回收系统测试后,12月29日顺利抵达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正式入列。
在钟表与奇迹首日,劳力士便揭晓了今年所有全新腕表的“真面目”:在格林尼治型II、星期日历型、恒动1908型、深潜型、宇宙计型迪通拿以及纵航者型等6大系列都有更新,更新的表款主要集中在材质、色彩、图案等多处细节进行。
光明日报三亚12月29日电(记者陈怡、王晓樱)“探索三号”12月29日顺利抵达三亚崖州湾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正式入列。这是我国首艘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12月29日拍摄的“探索三号”。
主笔、视频制作:于梅君3月28日,“探索一号”科考船搭载“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返回三亚,圆满完成首次中国—印度尼西亚爪哇海沟联合深潜科考任务。4年来,我国首艘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累计完成230多次下潜,其中25次、32人到达万米海底,持续刷新万米深潜人次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