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称不称帝的说法由来已久,各种史籍均有或明或暗的指涉。有人说,湘军中胡林翼、左宗棠、曾国荃等都曾劝曾国藩自立为帝。如当安庆攻克后,湘军将领建议以盛筵相贺,曾国藩不许,只准各贺一联。李元度第一个撰成其联:“王侯无种,帝王有真。”曾见后立即撕毁,并斥责李。
公元1864年7月,湘军正式进入了南京城,晚清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作为最大的功臣,曾国藩的封赏仅仅只是太子太保,一等侯爵,世袭罔替,而不是咸丰帝那时许下的“进入江宁者,可封王”。而曾国藩终其一生,都没有被封王。
而他与共济会的关系,更是为这一梦想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他们在广州召开了一次神秘会议,会议内容已不可考,但根据英格兰共济会总会的一份档案记载,会议结束后,广州成立了大清历史上第一个共济会会馆——407号友好会。
当然,曾国藩是有这个资本的,毕竟其作为当时满清最有权势的汉人,可以说在江南足以只手遮天,湘军战力之恐怖,是可以那个时代满清势力的翘楚,从长江中游打到江东腹地,一场场血战,踩着无数人的尸体,以起义军的鲜血洗礼了一座又一座城池,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平定了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起义。
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致使国家积贫积弱、一场鸦片战争,不仅打开了大清的国门,更是让中国沦为双半社会。成为双半社会的后,清政府不思图强,反倒与外部势力相勾结,变着花样地剥削百姓。使得百姓的生活更加艰难。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