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17日讯(记者 李夏涛 通讯员 江满平)“我们沅州新城通公交车,有快递网点,有供电服务站,所有基础设施与城里配套,搬迁群众待遇与城市居民一样。”11月14日,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镇海峡路社区沅州新城居民钟传荣开心地说。
编者按:近年来,怀化市围绕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目标,接续开展后续扶持工作,奋力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2022年6月,怀化市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成效明显市”,予以督查激励,这是该市易地扶贫搬迁及后扶工作连续3年获得“国字号”荣誉。
啃下了涉及1340证居民的旧改,彻底消灭了最后近900个手拎马桶,这些对于这个老旧小区占比一半以上、原住居民占比超过80%的社区来说,一项新的工作才刚刚起步——结合社区特色和旧改实践,芷江西开始探索在社区工作中设立“人情味道”指数体系,不仅通过“唤回人情味”来推动更多居民实现共治共建共享,更以科学的数据指标,将充满“人情味”的工作标准具体量化、可视化,推动基层社区治理水平提升。
根据县委、县政府会议部署,芷江县冷水溪乡3月1日紧急召开全乡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会议,要求各村委会全体成员、驻村联户干部严格按照芷办[2015]9号文件要求,按照《芷江侗族自治县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任务及时间安排表》要求的时间节点按时保质的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各项任务。
喜迎二十大,致敬新时代。广袤的乡村大地,一幅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江山如此多娇;千千万万个小镇,正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道路迈进,风景这边独好。曾经的小镇青年,走出大山是他们最大的祈愿。
怀化日报全媒体讯(通讯员 黄水水 李陈紫蝶)夏日炎炎、瓜果飘香,在晓坪乡枇杷垠村杆子弄组有一片果园基地,绿油油的桃树栽种在田坎上,沉甸甸的桃子缀满枝头,空气中不时飘来阵阵桃香。6月2日,易地搬迁户致富的何世岩在自家黄桃基地获得了自主创业示范户的荣誉称号。
2023年第二季度的首个工作日,静安区4个重大项目开工。记者从今天静安区举行的第二季度重大项目开工仪式上获悉,4个重大项目均为城市更新项目,分别是市北百联创新科技产业中心项目、洪南山宅240街坊建设项目、电影技术制片厂地块和巨富国潮文化馆项目。
2月28日,红网《百姓呼声》栏目共有39位网友的留言受到各地党委、政府或相关部门的重视。桑植县居民咨询异地搬迀事宜桑植县易地扶贫搬迁办回复:一、搬迁对象: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地方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十三五期间,芷江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住房保障、农村危房等民生工程,不断改善住房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建立了多层次、广覆盖、宽领域的住房保障体系,实现从住有所居到宜居、优居蜕变,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
民生旧改签约率、搬迁率两个“双百”,近千户居民告别“蜗居”党建赋能构建“3+N”党建覆盖体系,新建3个街区党支部,形成服务清单34项骑享帮办构建“一二三四”帮办服务体系,形成“3610”工作机制,20项政务服务内容上门办。
此次旧改的青云路以北老旧房屋“十三五”期间,静安区全面完成25块成片二级以下旧里地块改造,受益居民26248户。2020年4月,静安区提前8个月率先完成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后,静安区委、区政府明确,“十四五”期间,静安区要全面完成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