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相约北京”冰上项目测试活动中,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组织者制订了三种颁奖方式演练。其中一种也是最惹大家关注的是人工智能型,也就是机器人颁奖。4月10日,“冰丝带”颁奖仪式业务领域负责人介绍了负责颁奖的机器人——“小勇”。
来源:【人民日报一撇一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清晨的泰山南天门,山风裹着寒意掠过海拔1460米的石阶。当第一批游客还在艰难攀登时,一只银灰色四足机器狗已驮着半人高的储物箱,在陡峭的“十八盘”上完成多个来回。这段视频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走红,“它居然会侧身避让!
来源:央视财经 这一年多来,互联网上出现了很多所谓“外呼”业务的广告,这些外呼公司的核心业务,就是帮助商家向手机用户拨打自己的营销电话,市场上俗称“电销”。这些外呼公司打着“高效触达用户”“精准拓客”等旗号,招揽生意,甚至还宣称可以通过AI智能机器人拨打营销电话。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从今年春晚到两会,机器人火了,伴随机器人出圈的还有一个新词:具身智能。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机器人学、认知科学的交叉领域,主要研究如何使机器人具备类似人类的感知、规划、决策和行为能力。
作者:苗仁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近日,北京发布具身智能三年行动计划,力图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浙江、广东等省市也已出台支持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相关政策规划。受访专家表示,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作为新兴产业,随着技术突破和产业生态的完善,将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也将加快进入包括家庭在内的更多应用场景。
来源:央视网 养老机器人规模化应用还有多远?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陪伴型机器人可能在(未来)三年左右进入家庭能对失能半失能老人进行护理的机器人有望在(未来)五年左右进入家庭机器人养老要成现实了?今年全国两会会场内外,智能机器人备受关注。
一年多来,互联网上出现了很多所谓“外呼”业务的广告,这些外呼公司的核心业务,就是帮助商家向手机用户拨打自己的营销电话,俗称“电销”。这些外呼公司打着“高效触达用户”“精准拓客”等旗号招揽生意,甚至还宣称可以通过AI智能机器人拨打营销电话。
从儿时的《铁壁阿童木》到《机器人总动员》,从《绿野仙踪》中的铁皮人到《终结者》中的T-800。无论与大银幕上的哪一款机器人相比,当前的机器人都无法达到那般智能,但不论在工业设计还是智能化程度方面,现在的机器人和过去相比,都有了质的飞越。
交汇点讯 “下楼取咖啡”分几步?你是分两步吗?机器人的答案呢?3月11日,在江苏省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下楼取咖啡”对机器人来说可是一个复杂的“长程任务”,要在“大脑”里拆解成十来个步骤,每一步都做到位才行。一款智能机器脑系统经过训练后,成功拿下这个任务。
本周,机器人民营企业智元机器人接连放“大招”。继10日发布了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彭志辉“稚晖君”11日继续发布视频“上新”双足智能交互人形机器人——灵犀X2。人形机器人加速跑向量产元年,也为人们打开了未来拥有一台机器人的畅想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