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运10客机下马是最可惜的?看看这些参数,C919都不及》在我国民用航空史上,我国一共研制过两款中大型客机,它们分别是今天还在试飞的C919,150座级单通道窄体客机和早已经下马的运10大型喷气式客机,我们这里要为大家特别提一下,大型客机一般是指载客量大于100人的客机。
毫无疑问,现在的民航客机市场还是以法国的空客和美国的波音为最大,他们几乎垄断了全球的大飞机市场。如果想在大飞机领域有所作为,就必须突破空客和波音的垄断。目前,我国的C919客机已经基本成熟,C919具有全部的自主知识产权,目前正处于飞行测试阶段,将来有望打破波音和空客的垄断。
提起国产客运大飞机,毫无疑问,C919国产大飞机首先会映入大多数人的脑海。“60年代周总理访问欧洲,我们是开着那螺旋桨飞机,国外有的人就嘲笑,就说中国还没有进入喷气时代,还有人讽刺说中国是一只“没有翅膀的雄鹰”。
C919的成功研发弥补了我国没有大型客机的短板。但在1980我国首架大飞机“运-10”就首飞成功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项目被搁置。运-10 1970年立项,,1972年设计方案通过了审查,1975年完成全部设计图纸,1980年9月运-10首飞。十年就走完了波音30年的路。
大飞机一直是中国航空工业长久的梦想,60年代200吨级运-9如果是首次大胆尝试的话,那70年代起步的运-10则代表着回归理性。不过很遗憾虽然历经十年之功,以举国之力打造并实现大部分测试飞行,最后还是成为过往云烟败在MD-82手下。
前言大飞机向来是中国航空工业心中的痛,80年代好不容易将运-10送上天,眼看着成功就在眼前。然后最直接的原因之一经费不足(缺3000万),在三号机已完成大半的情况下被迫下马,重点是后续所有资料大部遗失。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被人们称为“科学的春天”,但在这春天里我们却遇上了一场大冰雹:完全自主研发的运十被迫下马。下马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缺钱,而是被美欧给忽悠了,为了给美欧的飞机让路,我们自废武功,主动放弃了运十。
经过十年研制,性能堪比波音707,远远超过成长中的空客的运10,在1980年就冲上云霄。首飞当天,在场的设计师和车间工人无不热泪盈眶。他们中间,有刚做完手术就挂着导尿瓶赶来的老工程师。全机采用近百种新材料,机体国产化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