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每天要做功课吗?答案是肯定的。正于上海芊荷艺术空间举行的“日课”展中,陈翔、汤哲明、钱轶士、谢兴涛四位画家用各自的作品讲述了他们的“日课”,以及他们艺术养分的来源。陈翔笔下的青绿山水颇有诗意,他的笔墨既传统,又有自己的面貌。
老上海的出租屋里,两位后来的国画大师,住在同一屋檐下。20多岁的申石伽与挚友叶浅予拼床为桌,渴望干出一番大事业。然而,恩师王仁治的离世,让杭州西泠书画社前路渺茫。关键时刻,申石伽挺身而出、接替教鞭,担起挽救书画社的重任。
近日,正在上海油画雕塑院举行的“乐乐——石至莹作品展”广受好评。“乐乐”是一个看似很“当代”的展览题目,而走进展厅一看,一种朴素安定而又绚烂喜悦的东方意境扑面而来。石至莹《触觉》展览的三个部分各具特色。
近日,“周胤辰:彼时那景”作品展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举行。作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周胤辰笔下的风景是独特的,它们的灵感源于生活中最平常的所见,却呈现出意料之外的张力。2017年,周胤辰曾在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过她的第一次个展,名为“因物故有时”。
每次经过静安寺,看到挂有雷允上的药房招牌,我便会想到为此题字的“猫王”陈莲涛。文|王晓君“江南猫王”陈莲涛1937年,南京西路719号开设雷允上诵芬堂北号支店。因静安寺地区日趋繁华,经营日益鼎盛。雷允上成为沪上声名显赫、历史最悠久的老字号药铺之一。
陆强的画室陆强创作油画《上海外滩》陆强参观卢浮宫,在《蒙娜丽莎》油画前留影陆强参观荷兰《伦勃朗故居》,在故居工作室内写生二十多岁时的陆强一位草根画家的突围——记油画家陆强文/平 豪我自认为己经认识了上海和域外的很多书画家,却不知道身边的阮巷老街,有个叫陆强的油画家。
正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举行的《“何谓海派·海上名家”艺术系列大展:海上明月·纪念吴昌硕诞辰180周年艺术大展》,以近180件精品力作首度聚焦吴昌硕1912年至1927年定居上海的15年,堪称近年来最大规模的吴昌硕艺术展。
新民晚报讯(记者 乐梦融)“天惊地怪生一亭,笔铸生铁墨寒雨。”这是海派艺术的旗帜人物吴昌硕赠给老友王一亭的一首诗文。近日,“缶翁的世界”纪念吴昌硕先生诞辰180周年书画作品展和“海上奇人”王一亭艺术展双展齐开,两位海上画坛知己穿越时空的长河,在上海海派艺术馆内迎来“重逢”。
中新网上海5月28日电 (记者 许婧)旅美画家赵渭凉即将在家乡上海举办“解·域——赵渭凉八十特展”。“不管我身处何方,我都是上海人,希望通过这个展览为上海献上一抹特别的‘颜色’。”赵渭凉28日受访时说:“我用20多年的写实功夫,倾注我一生的悲、欢、爱、恨,画出了30多年的抽象。
作为九点水美术馆2024年最后一场展览,“虚实与精妙——任微音艺术文献展”日前在树屋馆正式启幕。本次展览是自2010年“任微音艺术回顾展”以来,时隔14年之后在美术馆空间举办的又一场任微音专题性展览,再度呈现海派油画巨匠任微音画笔下的老上海风貌和他的浪漫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