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子》是晋代葛洪编著的一部道教典籍。《抱朴子》分内外篇,内篇20篇论述神仙吐纳符篆勉治之术;外篇50篇论述时政得失。虽为道教典籍,《抱朴子》强调人不能单纯地从修炼方术入手,人生的抱负也不能仅仅是遁隐山林,要想真正修炼成仙还要建功立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抱朴子》是晋代葛洪编著的一部道教典籍。抱朴子内外篇共有8卷,内篇20篇论述神仙吐纳符篆勉治之术;外篇50篇论述时政得失,人事臧否,词旨辨博,饶有名理。 《四库提要》谓其“辞旨辨博,饶有名理。”鲁迅赞其“论及晋末社会状态”。1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
“▶”收听朗读音频文/国文孙子曾说:“借力者明,借智者宏,借势者成。”人生要有“借”的智慧。每个人都有缺点,生活中也会遇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这时,学会借助外力、借助外智,强化自身,或许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大鹏之鸟,借助风之力,扶摇直上三千尺。
浅见之家,偶知一事,便言已足。——《抱朴子·内篇·微旨》见识浅薄的人,偶尔了解到一点事情,就认为自己已经足够了解或掌握了。有些人可能因为了解了一些皮毛就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全部的知识和真理。这种自满的态度往往会限制他们的视野,阻碍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