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三农”媒体人的初心使命,讲好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故事,6 月26 日,由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主办,陕西农村报社、榆林市委宣传部承办的全国农民报社长总编调研采访活动在陕西榆林正式启动。
来源:【农民日报】“期待充满正能量的你投出一票”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已进入投票环节农民日报共有9个作品入围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2月15日至2月21日每个ID同一作品每天可投一票快来给我们投票吧!
自1996年中央明确上海对口帮扶云南,尤其是2021年上海结对帮扶关系覆盖云南全境以来,上海累计投入云南帮扶资金168.12亿元,实施项目5210个,沪滇协作多项指标走在全国前列,塑造了东西部协作新典范。
2月19日,《农民日报》推出报道《组团式帮扶绘就振兴新图景——贵州黔东南州全域联动破解县域民生事业难题》,讲述了黔东南州全域联动共同破解制约县域教育、医疗、产业等民生事业发展难题,蹚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如今的黔东南州,正紧握饱蘸浓浓帮扶深情的如椽之笔,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清明刚过,在忙碌的春耕时节,大家相聚在农民日报社,共同参加银担支持大豆和油料作物生产工作推进会,交流研讨新发展格局下的粮食安全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我谨代表农民日报社对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支持“三农”新闻宣传事业、关心农民日报社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来源:农民日报】我来自全国包产到户发源地——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山南镇小井庄。1978年的秋天,山南镇遇到半年未见的大旱,秋种出现严重困难,面对饥荒,农民为了生产提出分田单干、包产到户、责任到人。正好那一年我高中毕业,回乡后也分到了1.3亩地。
2025年2月21日《农民日报》第4版刊发了《内蒙古武川县耗赖山乡:全力推进高原特色农牧业基地建设》的文章报道了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耗赖山乡立足高原特色农牧业基地建设大力推进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发展特色产业和培育乡村新产业新模式丨来源:农民日报丨编辑:魏颖丨校读:
近日,“中国记者”微信公众号推出第十七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公示材料及获奖者在《中国记者》刊发的精彩文章。下文为农民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何兰生相关事迹材料。何兰生工作简历1987.08-1988.08 农民日报社通联部见习编辑、记者1988.08-1990.
“草莓博士”李世瑶的特色产业路日前,在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中箐村的草莓大棚里,全国人大代表、六盘水山海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世瑶深灰色的裤脚沾满泥土,弯腰察看草莓长势。而正是他,一位扎根田间七载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带领乡亲们闯出了一条山地高效农业之路。
《农民日报》“名家与乡村”栏目对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潘家恩的专版报道文章:《潘家恩:在“象牙塔”与“泥巴墙”之间》,文中记录了其一路坚持青年时的乡建理想,致力于乡村建设,并回到家乡宁德市,与屏南的山水人情结缘的故事。
“千万工程”就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伟大的筑梦工程,不仅点亮了万千乡村,更改变了千万农民命运,取得了具有历史性、开拓性、引领性的巨大成就,被誉为是浙江大地上“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最受欢迎、最为受益的一件实事”。
目前,18家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的社长、总编辑都是谁?庹震,男,汉族,1959年9月生,河南方城人,1976年6月参加工作,198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武汉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高级记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顺应中国与世界深度融合、命运与共的大趋势,把握“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必由之路”的历史规律,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推动中国农业国际合作破浪前行,引领中国农业阔步走向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