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在成都召开,这是对接活动今年来的首场。在四川的活动上,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在致辞中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产业转移工作,强调四川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要依托制造业的独特优势,积极服务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高质量对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新布局。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中共中央从建设国家国防后方的战略构想出发,决定开展三线建设。所谓三线,是一个国防概念,当时中共中央从国防布局的出发,把全国分为一、二、三线,一线指沿海和边疆地区,是国防前沿地区;
三线建设是中国当代史中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亲历过三线建设的老人现在已届古稀之年。展览中,一张《三线地区主要建设示意图》勾勒出三线地区范围,标记了三线建设部分项目,并列出三线主要铁路线,如成昆铁路、川黔铁路、贵昆铁路等共计9条路线。
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的天水工业博物馆,对于天水新中国时期的建设,包括三线建设等,都有较为详尽的记录。对于大西北的建设来说,这条路自然是意义非凡,因为它彻底结束了甘肃省内不通火车的历史,所以它拥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翻开厚重的党史相册,从革命战争的严峻考验,到建设时期的艰辛探索,从改革开放的创新实践,到全面小康的胜利在望,甘肃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前赴后继、顽强拼搏,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原标题:甘肃立足优势承接产业转移□ 本报记者 赵 梅甘肃资源能源富集、产业体系完备、发展势头强劲,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和条件。近日,在甘肃兰州举办的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中,甘肃有关市州、园区和转移落地企业现场签约产业合作项目195个,签约额3062亿元。
来源:【新甘肃】【强信心 稳经济 促发展】助力甘肃工业重塑优势——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甘肃)扫描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范海瑞甘肃,宛若一柄“玉如意”,坐落在祖国西部,已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次区域合作战略基地,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新能源基地、有色冶金新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