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是十三朝古都,世界四大古都,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临渭河,南依秦岭,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自古水与人类文明密不可分,人因水而居,城因水而兴,水是城市的命脉,来自大秦岭北麓的水系哺乳了我们这座千年古都长安!
“君未睹夫巨丽也,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左苍梧,右西极。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终始灞浐,出入泾渭;酆镐潦潏,纡馀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自司马相如《上林赋》出,描写了汉代上林苑的巨丽之美,同时也有了“八水绕长安”的“荡荡乎”。
我的家乡在素有“金周至”美誉的周至县,南依秦岭,北濒渭水,域内西南高,东北低。水力资源是大自然赋予周至的独特优势,有大小峪沟50余条,平原河流15条,年径流量9.7亿立方米,地下水补给量充足,总量达3.2亿立方米,为农业灌溉提供有利条件。
作为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历史上有周、秦、汉、隋、唐等13个朝代在此建都,堪称中国的天然历史博物馆。“八水”指的是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条河流,均属黄河水系,它们在西安城四周穿流,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两岸百姓,延续着千年的文明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