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良好的睡眠对于身体的健康非常重要。那么,根据中医的角度来看,究竟应该在什么时候入睡呢?如果你只能在晚上11点后才能入睡,尽可能选择在11点到12点之间入睡,因为这是阴阳交替的关键时刻,比其他时间更有利于身体调整和休息。
“阳气”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词,它的出现频率不低,因为中医常说要“补阳气”。在中医理论中认为,阳气是维持生命生长发育的原动力,“得阳者生,失阳者亡”,没有阳气,就意味着生命走向了终结。而一个人的阳气越充足,他的身体就会越强壮,阳气很弱,身体就会生病。
晚上熬夜白天补觉,同样都是睡觉,但是有的人睡完精力充沛,有人越睡越累,可能就是差在了这一点——没有在入睡时间睡觉。中医确实认为子时(晚上11点至凌晨1点)和午时(中午11点至下午1点)是一天中最适宜休息的时间段。
全国人大代表宋兆普在两会上呼吁年轻人重视睡眠健康:“晚上11点前睡觉,是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显示,我国28%的居民夜间睡眠不足6小时,64%的人睡眠质量差,00后平均入睡时间更是推迟至凌晨00:33。
中医认为子时之后,为足厥阴肝经主导的时间,是肝疏通、畅达全身气机的时候,也是人体阳气开始生发的时刻,此时人体一定要进入深度睡眠的状态,深度睡眠状态能有利于肝休息也更有利于肝藏血功能的良好发挥,大家知道肝主人体的疏泻功能,疏泻功能正常人体的各个系统运行就比较良好,也就是说身体就能有序,有序生命环才能周转运行正常。
俗话说“中午不睡,下午崩溃”,特别是最近天气渐渐开始热起来了,吃完午饭人更容易犯困,很多人都有饭后小憩一会儿的习惯。但有时候一觉睡醒神清气爽,有时候午睡醒来身体反而更加疲乏,如何才能利用有限的午休时间,更好地放松身体呢?
晚上经常11点后睡觉的人,这一篇文章呢,一定要看完。对于现在快节奏的生活,11点之后休息好像变得很正常,也许是为了工作,为了家庭,也或许是为了想在下班后多有些属于自己的时间,想多玩一会儿,我们都觉得11点还不算晚。
不少现代人为失眠所困扰。在“生活中的中医智慧”现场分享会上,有读者提问:“我近18天只睡了5小时10分钟,怎么办?”为何夏天更易失眠?喝凉茶也会影响睡眠?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急诊科主任李芳提醒,想要睡好觉,要先管住嘴。
来源:【人民日报】中医认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湿气引百病。湿气重的表现有:大便不成形、排便黏腻且多便、身体困重、头发油腻、疲倦无力、舌头边缘犹如锯齿一般,遇到阴天下雨,上述症状还会加重。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会造成湿气重,又该如何祛湿?缺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