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又在张罗“全球民主峰会”了。一年多以前,美国以最不民主的方式搞了所谓“民主峰会”首秀,应邀的国家有的降低出席级别,有的干脆放了鸽子,出席的国家里除了铁杆盟友还在努力陪演,多半不愿被美国当枪使,或公开唱反调,或顾左右而言他。
今年4月,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举办的一场关于“中西制度对比”的辩论中,在国际社交媒体上拥有很大影响力的法国企业家阿诺德·贝特朗胜出。《在社会稳定、繁荣和自由方面,中国治理模式是否优越于欧美治理模式?》是这场辩论的主题。
作者:王佳骋《人类新史》是美国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和英国考古学家大卫·温格罗的合著作品,不同于市面上常见的“大历史”著作,例如贾雷德·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昨日之前的世界:我们能从传统社会学到什么?
近段时间,几桩全球瞩目的事件,再次将美国的体面外衣戳破——列车脱轨“毒云”不散,官方信息自相矛盾,主流媒体集体失声,民众对政府只剩不信任;“暴力击落”频繁上演,“北溪”事件疑点重重,在乌克兰危机一周年的节点,美国总统拜登专程跑到基辅火上浇油……对内治理能力日趋捉襟见肘,对外挑动对
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8%,较2月上升1.7个百分点,这也是该数据时隔五个月重回枯荣线以上。在美国机构更早发布的一份中国经济褐皮书中,他们在调查1400多家企业后,对中国经济在3月份的表现,给出了“强劲”的评价。
题记:2023-2024年,北大国发院与网易财经、抖音一起联合推出了系列深度专访:中国经济新动能。有些人一听到“改革开放”这个词就认为改革和开放是同时进行的,事实上我们的开放要早于改革——开放真正的起点是1972年,不是1978年。
■ 刘洪波现代性叙事和革命叙事,是历史叙事的两种总体形式,也是关于社会历史时间的两种意识形态。这两种叙事,形成了人们对历史理解的总体把握,也形成了人们对历史理解的诸多困扰。在总体把握的方面说,人们几乎可以用“现代化”和“革命”这两个词来梳理全部的历史过程。
北京日报 | 作者 陈曙光 陆琴原标题:国际话语权争夺的焦点是“谁更有资格、更有权力说话”——“谁在说”比“说什么”更重要西方开辟了世界历史,西方政治话语伴随着它的主人走向了世界,主宰了人类的政治议程和政治活动,国际政治舞台第一次迎来了西方政治话语的霸权时代。
参考消息网5月26日报道巴基斯坦前外交官萨贾德·阿什拉夫5月20日在阿联酋《海湾新闻报》网站发表《美国的“例外论”如何导致其孤立》一文,分析了美国如何一步步陷入孤立。全文摘编如下:美国习惯性退出国际组织。有时,政府更迭会导致其背弃承诺。
中新社北京9月10日电 题:中国人权文明如何影响世界人权路径选择?——专访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讲席教授、科技人权研究中心主任齐延平作者 裴心语当地时间9月10日,首届中拉人权圆桌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以“文明多样性与人权实现路径的选择”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