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搭建起一座与世界先进冰雪运动接轨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中国的冬奥项目有望实现跨步式的飞跃。作为一名在短道速滑项目工作20多年、执裁过2002年、2006年和2010年三届冬奥会的资深裁判员和教练员,边维华在筹备北京冬奥会的过程中,深切地体会到这种紧迫感和幸福感。
面对这个结果,大韩体育会于比赛次日在北京冬奥主媒体中心紧急召开记者会,崔龙九一上来就称这个比赛结果并非韩国选手的问题,而是裁判不公,认为李俊瑞犯规是“误判”,而黄大宪“没有犯规”,还称,“裁判的判罚不能支配比赛,作为比赛的帮手,裁判应当做出正确的判罚,裁判也是人,也会做出错误的判罚,但一次判罚可以是‘误判’,两次以上巧合就不是误判了,那是故意的。”
12月6日至8日,2024—2025赛季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北京站)将在首都体育馆举办。本站赛事共有48名技术官员中,包括9名国际技术官员(ITO),以及39名国内技术官员(NTO),中国籍裁判占整个执裁队伍的近九成。
今天(3月14日)下午,2025年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在首都体育馆开赛,这是北京时隔20年再次举办这一顶级国家赛事,现年69岁的短道速滑裁判曲励亲历了这两届世锦赛。20年前的北京世锦赛,曲励还只是一名普通的终点裁判,他也是当年为数不多的国内裁判之一。
9月12日,由北京市体育局主办,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和国际交流中心、昌平区体育局、北京市滑冰协会联合承办,北京世纪星冰雪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2021年北京市青少年短道速滑锦标赛于世纪星国际冰雪体育中心D馆圆满落幕。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3月15日电 在北京举行的2025年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锦赛15日进入金牌日角逐。刘少昂在男子1500米A组决赛中获得铜牌,这是中国队当日收获的唯一一枚奖牌。然而在之后进行的男子5000米接力半决赛中,他腿部被冰刀划伤,紧急送医缝针。
今天(2月22日),韩国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将迎来收官之日,决出3块金牌,分别在男子500米、女子1000米和男子5000米接力中产生。中国军团尤其是中国队员武大靖,很有可能夺得男子500米金牌,也是中国军团在本届冬奥会上的首枚金牌。
20日晚上的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中,韩国队以4分07秒361的成绩获得金牌,第二个冲过终点线的中国队以及交接棒时有人摔倒的加拿大队最终被判犯规。赛后,作为参赛的队员们周洋、范可新均表示看不懂现在的短道速滑运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