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祖籍江苏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善诗能画,书法,绘画都非常具有开创性,特别擅长画兰花,竹子,怪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后世称板桥三绝,是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性人物,所作兰花,件件经典!
真诚眷念板桥嫁女,也是一件奇事。他的一个女儿,学着父亲写诗画画,颇有他的风韵,但女红针黹却都不在行,板桥苦于很难给她找到合适的归宿。一天,板桥去拜访一个朋友,这个朋友鳏居无偶,板桥心下一动,觉得他的志趣爱好和女儿很匹配,“吾婿无逾此者”,就直接和朋友订下了婚约。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国内曾经疯狂炒作君子兰,有些人为此倾家荡产甚至犯罪。兰花是一种珍贵的草本植物,外形简洁素雅,叶形细长柔软,花姿优美,气味素淡幽香清新,具有“色清、气清、神清、韵清”气质,她多生长在深山野林,与山石草木为伴,故人称“空谷幽兰”。
郑板桥有一幅《兰竹图》,上有题诗:“石畔青青竹数竿,傍添瑞草是幽兰,老夫卅载琼林客,只画春风不画寒”,让我对兰花有了第一印象。在郑板桥的笔下,青竹数枝,幽兰几瓣,瘦石一座,构成了古代文人雅士清高脱俗的形象。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 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所谓未画之先,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郑板桥善画兰、竹、石。在他的画里,你常常可以看到书法的笔法,正如他画的兰花“兰叶用焦墨挥毫,以草书之中竖长撇法运之”,俨然融入了草书的笔意,着实使他的兰花拥有了非同一般的潇洒。相反,在他的书法中也融入了画法的笔法,他创造了“六分半书”,纵横错落,飘洒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