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色彩斑斓的炕围画,到巧夺天工的剪纸,再到妙趣横生的面塑……10月24日开幕、为期5天的原平市首届民间手工艺术品大赛上,380余件民间工艺品如同一颗颗璀璨明珠,将原平历史文化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参观者纷至沓来。“能参加这次大赛,我激动万分。
传统工匠竞赛 陈炳林 摄东南网12月1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戴敏 通讯员 陈天长 陈青青)近日,长汀举办“汀州宋应星杯”传统建筑工匠培训班,全县农村青年工匠、传统工匠带头人、长汀职专建筑专业的学生等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培训。
原标题:为非遗“老手艺”传承注入青春能量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国 通讯员 毛春丽 “这是70后、80后的‘备忘录’,90后的儿时记忆,承载的是满满乡愁……”日前,中建安装华西公司重庆分公司的青年职工黄昌培看着眼前的箩筐、石碾、水车、木犁等老物件,不由自主地将这一件件许久未见的农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0日讯 东营的黄河口草编、济南的泉城兔子王、泰安的泰山玉制品、淄博的陶瓷、潍坊的杨家埠木版年画……近年来,山东深入挖掘传承、创新利用当地非遗资源,积极推动非遗融入乡村振兴战略,让传承上百年的老手工技艺“活”起来、“新”起来、“兴”起来,在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乡村振兴重要指示精神,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组织开展了“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推荐工作,确定并公布了66个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近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办的一场“当非遗遇见漫画”文创展上,一把把颇具东方韵味的余杭纸伞在周围绚烂的漫画风格中格外清新,引得外国友人纷纷驻足。作为浙江非遗,纸伞手工皮纸的纹理与质感、清丽的色彩,带人一秒回到烟雨江南。
原标题:让“老手艺”在跨文化对话中焕发新活力(专家解读)法国《费加罗报》近日报道,在上海举行的“中法匠艺游园会”展览活动中,中法传统技艺工匠展示两国精湛技艺与工艺,如法国古老的萨克斯按键安装,中国非遗螺钿镶嵌工艺等。
大众网评论员 王卫非遗文化,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淬炼而成的。它既记录着历史、反映着社会生活,也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一些民俗文化和老手工艺传承了下来,而有些,可能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再也看不见。
原标题:让非遗“老手艺”成为乡村振兴“新动力”利用市场驱动,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建立了“非遗+公司+个人”模式,带动群众增收。近年来,全县累计组织开展木雕、砖雕、剪纸、刺绣等非遗技能培训80余期,培训学员6000余人。
近日,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停更三年多后复出,其发布的一则漆器制作视频,仅一天时间全网播放量突破5亿。随后,北京、上海、天津、福建等全国各地文旅部门纷纷晒出自家宝藏非遗,邀请李子柒前去体验推荐。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这位曾经的“流量女王”时隔三年回归依然是顶流。
围绕非遗旅游融合、非遗新媒体传播、非遗电商销售等实践进行主题分享,介绍近年来非遗在助力乡村振兴、传统工艺振兴方面的最新实践,围绕新趋势、新创意、新传播主题开展对话交流……近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于第八届中国非遗博览会期间在山东济南举办“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交流分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