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海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中国农村的又一次伟大革命”。这场改革始于福建。2002年,福建在全国率先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集体林地“分山到户、均林到人”。从此,广大山林有了主人,林农有了积极性,“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三明格氏栲国家森林公园。
中新网福州2月28日电 (郑江洛)福建省林业局副局长林旭东28日于福州表示,福建省委省政府不断深化林权改革,破除瓶颈制约,有力促进了林业绿色发展、林农增收致富和林区繁荣稳定。“全省森林覆盖率常年保持全国首位,植被生态质量和生态文明指数均居全国首位,林业产业总产值居全国前列。
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福建省建设。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实施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突出问题导向,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坚持先行先试,着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建设权属清晰、责权利统一、保护严格、流转有序、监管有效的集体林权制度,持续推进现代林业强省建设,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祖翼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论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重要理念,落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要求,加快推进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建设。
新闻发布会现场。东南网记者 卢金福 摄东南网2月28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今日上午,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惠企利民政策”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福建省建设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实施方案》)。
秋意起,天渐凉,但走进生态旅游区,山色依旧斑斓,溪水叮咚,目之所及皆风景;阔叶林下,灵芝长势旺盛,“生金”秘密藏在一把把肥美厚实小伞之下;生产车间里,工人有条不紊地压制抛光,将根根翠竹“吃干榨尽”……三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带来的红利,正在青山绿水间清晰显现。
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近日,福建省林业局召开会议落深落细深化集体林改任务,提出“123456”的思路框架,持续建设全国深化集体林改先行区,为全国集体林改破局探路、当好表率。“1”,即一心为民:林农和场区富。坚持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来源:经济日报日前,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主题的2024年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在福建省三明市举办,会议发布了福建生态省建设25年重要成果。以约占全国3%的人口、1.3%的土地、3%的能耗,创造了全国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福建德化12月20日电 (记者 孙虹)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助力林农增收、林业增效,福建省“福林票”首发仪式20日在德化县举办。此举亦标志着当地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林权资产折资量化运行机制方面取得新突破。
光明网讯(记者张佳兴)“三明是林业改革发展的‘高产试验田’,既为完善顶层设计提供了参考,也为各地学习借鉴提供了标杆和榜样。”4月18日,在国家林草局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草局发改司司长王俊中,以福建三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为例,介绍相关经验。我国有集体林地25.
东南网2月29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核心提示28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惠企利民政策”系列发布会第二场发布会,邀请省林业局有关同志,解读省委省政府日前出台的《福建省建设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过去一年,福建牢记嘱托,扭住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以林长制为引领,继续建设现代林业强省,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接续实施“八大工程”,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
东南网8月2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淑霞 张辉)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从2002年的635.9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7651亿元,是原来的12倍; 2002年以来,全省森林覆盖率净增4.6个百分点,达65.12%,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一场“从山下转向山上”的改革,唤醒了莽莽群山
三明市林业局副局长武辉告诉《民生周刊》记者,这笔交易表明三明探索多年的林票制度,真正打通了市场化交易路径,是三明进一步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重要突破,为社会资本“进山入林”以及林业发展、林农增收、林区繁荣增添了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