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洪晓文编 辑丨陆跃玲2023年,俄乌冲突尚未停息、巴以冲突再度爆发,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增速下滑。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背景下,中国经济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前三季度GDP实现同比增长5.2%,国民经济延续回升向好的态势,为实现全年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多年来,西方一直唱衰中国经济,但中国经济仍然为全球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针对西方“下一个中国在哪里”的疑问,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教授指出,更大规模、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创新是对唱衰中国经济最有效的回应,也是保障“下一个中国在中国”最有效的方法。
作 者丨刘黎霞编 辑丨李振县域发展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战场之一。1月28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广州召开新春第一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作为大会重要主题之一,县域振兴话题引发热议。“中国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在县域,潜力也在县域。
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的政客和媒体等不停地唱衰中国经济,所谓“中国经济见顶”“中国经济衰退”“中国资产负债表衰退”“中国不可投资”等论调不绝于耳。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它源于这些政客和媒体对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不断发展壮大存在的严重认知偏差。
中新社广州12月8日电 (记者 王坚)“中国经济必须乐观,也有理由乐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郑永年参加广州论坛2024年年会期间表示,他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有信心。8日,为期两天的广州论坛2024年年会正在举行。
中新社深圳9月20日电 (曾玥 梁晓辉)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19日在深圳表示,应对当前国际贸易方面的挑战,中国应从三方面大力扩大内需。当日,“与国际议员对话中国”座谈会在深圳举行。
12月7日,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主办的广州论坛2024年年会暨2025年国内外政经形势预测会举办,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银行原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创始主任、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李成,以及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香港中文大
正在举行的全国两会上,如何在新时代新征程作出新成绩受到热议。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如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作表率,深圳作为经济大市,又在其中可以发挥哪些优势?7日,记者专访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
来源:【深圳特区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深圳如何吸引更多世界目光,聚拢更多全球资源?深中通道开通在即、前海规划加速落地,前海迎来了重要的历史机遇。前海,又将如何在大湾区发展中找准定位,精准发力?
https://m.21jingji.com/jujiao/getList?ztid=3652作 者丨丁莉 施诗编 辑丨孙静芳回望2024年,地缘政治冲突、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仍给国际经济蒙上了一层阴影,全球化进程遭遇逆流,前路变数迭生。
深圳商报记者 张玉斌 刘琼 吴素红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深圳如何吸引更多世界目光,聚拢更多全球资源?深中通道开通在即、前海规划加速落地,前海迎来了重要的历史机遇。前海,又将如何在大湾区发展中找准定位,精准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