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编辑:栗子前言: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即,各位领导人围绕国名和国旗等重大问题展开激烈讨论。最终,陆军上将张治中以其独特权威,三次提议皆为毛主席采纳,尤其国名问题上言简意赅删减两字,使新中国名称更加庄严准确。
开国大典前夕,各项准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但有一项迫在眉睫,那就是新中国的国旗方案,还没确定。当时,国家领导人认为新中国的国旗应该有一个全新的设计,不能太草率,所以这项任务由新政协会议筹备会来负责设计和制作。
在1949年的国旗评选活动中,“五星红旗”仅以15票的赞成票勉强入围,而另一作品却以185票的赞成票,成为了热门国旗候选者,但是最终的结果却超乎所有人的想象,“五星红旗”以爆冷门的方式意外成为了新中国的指定国旗。
油画《国旗的诞生》 作者:高国方“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这首雄壮豪迈的《歌唱祖国》,多年来唱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五星红旗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而她的诞生,则有着一段令人难忘的故事。
每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中国人身上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统编中国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知识拓展”栏目“国歌、国旗、国徽的由来”谈到,“政协会议在应征的数千件国旗图案中,对上海的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图案进行修改,然后将它确定为国旗图案。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中国的历史从那天起翻开崭新的篇章。再回首,热血澎湃依旧。这抹红色的背后,是多少人一生的守护。国庆长假期间,让我们一起重温开国大典前后震撼人心的时刻和背后的故事,向革命先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