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工信部终于颁发了第二批民间“虚拟运营商”的牌照。苏宁、国美均获牌照。连同第一批“虚拟运营商”,已经有接近二十家“虚拟运营商”跻身运营商市场。然而,从第一批获得牌照的虚拟运营商在过去半年时间的表现而言,实在难以恭维。市场上没有见到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方案。
流量不清零、无门槛套餐、免漫游费……曾经以种种优惠条款引爆通讯市场的国内移动通信转售业务,一度被人们寄予厚望:成为通信业的“鲶鱼”激发市场活力。然而,随着近年“提速降费”政策的逐步落实,三大运营商大幅下降资费、优化服务,以往虚拟运营商赖以生存的“杀手锏”逐渐无用武之地。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2月14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涂竞玉)2013年,国内虚拟运营商开启业务试点,10年后相关品牌运营情况如何?记者近日走访深圳多家虚拟运营商发现,很多品牌相关业务和产品或关停或下架。还在正常经营的少数几家也经转型做其他业务。
封面新闻记者 杨澜 杨霁月叮——随着电话铃声的响起,你接起电话,对面却是一位能说出你姓名,甚至工作单位的陌生人。这样的场景,许多人都不会陌生。更有甚者,对方会谎称自己来自银行、公安、政府机关。若是成功取得了机主的信任,下一步,就是要想尽办法骗取现金。这就是金融诈骗的常见套路。
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副巡视员隋静5月30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工信部将要求运营企业严管电话卡渠道,加大对虚拟运营商的监督整治。 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此前发布通知,要求各基础电信企业确保在2017年6月30日前全部电话用户实现实名登记。
昨日,工信部发布消息称,山东省临沂市徐玉玉被骗学费后死亡事件发生后,他们立刻开展核查工作,已查实涉案号码之一属远特(北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另一涉案号码属中国联通,据查两个涉案号码均登记了用户实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