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杜春娜 实习生 李鲁涵破损的瓷器怎么重新“滴水不漏”?散碎的瓷片怎么通过大漆描金焕然一新?从古流传至今的瓷器修复技艺,如今又重现在人们眼前。张唯佳,这位济南的95后瓷器修复师,在一件件破损的器具中,找到修补的乐趣与意义。
编者按图云关,位于贵阳市南部,是周渔璜笔下的“奇石千丈云际立,雄关四扇日中开”之雄关,旧时即为黔南首关。现在属于鹿冲关森林公园,在公园北大门,留有多处摩崖石刻,记录图云关曾经的风云。始建于公元1201年(宋宁宗嘉泰元年)的图云关,最初是古代贵阳东出湘桂的咽喉。
新华社太原5月25日电(记者刘翔霄 邓浩然)续凯,山西博物院文物修复师。入行20余年的他,练就了一身绝活。他是2022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陶瓷文物修复师项目一等奖获得者,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封面新闻记者 秦怡 摄影报道“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民间的这句俗语说的就是锔瓷这门古老的手艺,过去的人勤俭持家,瓷器打碎了请锔匠修复一下也能继续用。锔瓷、包口、镶嵌……61岁的王培波小时候跟着姥爷和舅舅修补锅碗瓢盆,耳濡目染地学会了锔瓷技艺。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这句俗语源于我国古老的瓷器修复技艺——锔瓷。锔瓷匠人使用钻、锔钉等工具,将破碎的瓷器修复得滴水不漏,使其可以重新使用。在锔瓷师杨涛位于山东淄川的工作室——锔合居,一件件锔瓷修复的艺术品在经历“破碎与重生”后,更显独特气质。
这是一个元青花缠枝莲纹套罐,三层叠套加上一个盖子,造型别致精美、图案丰满雅致,层次多而不乱。然而,没有人知道,之前这个套罐竟是“粉身碎骨”的一堆瓷片,经过“瓷医”杨蕴的妙手回春,获得了重生,让人看到了器型、花纹、光泽的原貌。
原标题:巧手修复时光今年44岁的古陶瓷无痕修复师李晓光是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合作文物修复师,从事文物修复工作20年,在2018、2021两届全国文物修复职业技能竞赛中,担任陶瓷文物修复项目的评委。
唐洁修复文物。受访者供图在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的一门课上,每位学生手持一盏青黑色的茶盏,用纤细的毛笔在茶盏上描画,或用砂纸在茶盏上细细打磨……这门课名叫“古陶瓷修复技艺”,授课老师是年轻的客座教师、金缮文物修复师唐洁。唐洁一家四代都从事古陶瓷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