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觉得你能行,看完视频再给我答案,大兵团作战少则 10 来万人,多则几十万人,多个集团军协同作战,指挥者是整个军队的大脑,前方的将士只需要服从命令,而后方需要考虑的东西就多了,怎么合理分配兵员,怎么实现以少打多,粮食怎么供应,怎么伏击,火力支援什么时候到位等等,这都是需要精准计算的。
那阵仗,简直大得没边儿了,战场上动不动就是几十支军队、上百万号人在那拼得你死我活。可就是在这样的战火纷飞中,那些带着部队冲锋陷阵、指挥若定的将帅们,正一步步走向身体和精神的极限,而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说起这个,我们就不得不提南昌起义了,南昌起义可以说是我军的第一次大兵团作战,当时我军南昌的部队有两万,这个两万其实在当时已经很了不得了,部队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贺龙的20军和叶挺的11军,具体作战是20军向旧藩台衙门 大士院街 牛行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11军24师向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百花洲等处守军发起进攻,当时南昌城的敌军有三千,所以我军属于以多打少,到天亮以后就解决了城内的三千守军。
大兵团作战就像在玩一个巨型拼图游戏,每个兵团都是关键碎片。1948年济南战役时,粟裕将军需要同时指挥27个纵队,每个纵队都有自己的驻地、装备和任务。这相当于要记住30个移动城市的实时位置,还要计算每个部队的行军速度、弹药消耗。
今年以来,南口镇联合全体镇村干部、党员群众、志愿者等力量,以“大兵团”作战模式,全面提升侨乡村和南龙村的农村人居环境、乡村治理水平和发展活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典型示范村,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在侨乡村、南龙村,随处可见身穿红马甲的工作人员手拿铁锹、扫把等工具在进行人居环境建设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