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第一版《怪世奇谈》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1988年第一版《阴阳八卦》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写在百花社重印《怪世奇谈》之前冯骥才当百花出版社通知我,《怪世奇谈》将再度重印,我徒生两种感觉——一种是特殊的欣然。所谓特殊?
我终于把它写出来了,为了自己城市的记忆和尊严访谈《中华文学选刊》2020年3期选自2019年3月7日《文学报》《上海文学》2020年1期《中华文学选刊》2020年3期“聚焦”栏目No.1冯骥才 俗世奇人续作六题选自《俗世奇人全本》No.2 冯骥才、傅小平我终于把它写出来了,为了自
丙申新春,对于 冯骥才 来说依旧是忙碌的。正月初五,由冯骥才发起的津门文人新春雅聚,将在 天津大学 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行。正月初六下午,按照往年惯例,冯骥才将出现在天津图书大厦“今晚贺岁书”的签售现场,与读者一起喜迎新春。
3月11日,冯骥才迎来了他的80岁生日,当天,他去看望了105岁的母亲,吃了一碗面,合了几张影。长长的留言甚至汇成了一部浓缩的冯骥才个人史:“《一百个人的十年》真是不忍二读的经典”“印象最深的是老先生《珍珠鸟》这篇课文”“《俗世奇人》看了3遍,还特地买了副定制扑克,不为别的,就为欣赏扑克上的画”“小时候看冯先生的小说,后来看冯先生文化遗产保护的书”…
向云驹先生的《当文学照亮大地遗产——论冯骥才》,是一部从文学、民艺、思想多个维度研究和解读当代文化大家冯骥才的专著,系统展现了冯骥才先生“以思想立、以艺术生、以民间师”的既有壮丽精彩人生,其最大贡献不仅在于揭示了冯骥才先生“文学性人格和文学性思想的泛社会化现象”,得出了“他用携带的文学之光照亮大地的遗产,照亮了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结论,更在于深度破译了冯骥才先生人生和艺术所隐藏的密码,让我们窥见这个当代文化事业的“旗帜性”与“标志性”人物生命和艺术的底色,及其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光芒绚丽的艺术激情,从而启发更多当代知识分子能够更好地去担当庄严而神圣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已经连续第35年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是目前在全国政协时间最长的委员之一。多年来,他持续为传统村落保护奔走呼吁,今年两会他带来的一份提案,就关注传统村落旅游破坏性开发问题。
写出来以后,如果人物能够深入人心,能够被人喜爱,被人理解,那么,一方面,外地人就能明白天津人是什么样的性格,更了解天津,而且这个了解是更深刻;另一方面,把天津美好的东西保留下来,也是把一个地方的文化精神保留了下来。
“妈妈,我们不说‘永别’,您爱我们的心永远在我们心里!”2023年3月30日,冯骥才先生的母亲戈长复老人无疾而终,享年106岁。冯骥才是出名的孝子。以往,无论如何忙碌,他每周二、五都要去看望母亲,母亲则梳妆好等候儿子。
“读书是一个大的世界,它给你各式各样的解答,启发你去认识它。”4月23日是第二十七个世界读书日,人民网特邀作家冯骥才分享多年来的读书心得与体会。当下,我们为什么需要读书?在冯骥才看来,阅读分为几个阶段?有哪些推荐给年轻人的读书方法?我们一起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