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前夕收看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新年贺词,收获新一年的美好祝福,是中国人民不约而同的守望。每年的新年贺词视频画面中,我们都能看到习主席的办公室书架上摆放着大量图书,其中就有来自北大出版社的好书,冯天瑜先生的最新力作《中华文明五千年》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明朝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皇帝,近三十年不上朝的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可以说是明朝乃至整个封建时代“昏君”的代名词,他凭借一人之力大幅拉低了明朝16位皇帝的口碑,甚至直接影响了整个明朝在现代人心目中的好感度。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让我们来看看政法人的2023年书单《冬牧场》河东区委政法委 吴志航推荐理由70后的娟姨俨然稚童,用清新活泼,幽默俏皮的文字记录着粗粝的冬牧场生活,每每读来仿佛能嗅到草原上冷冽干净的空气,闻到牛粪生火的味道,说是“避暑神器”毫不为过。
#头条创作挑战赛#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十三日,南京城外,金川门前“燕”字大旗旌旗猎猎。自己的四叔燕王朱棣已经兵临城下了,建文帝朱允炆此时早已方寸大乱。在听说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已经打开金川门投降燕王以后,他自知大势已去。
将“书香上海”设为置顶星标让书香与您常伴《兴亡:中国两千年治理得失》新书对谈会,于5月11日在上海香港三联书店举行,作者沈刚围绕中国历史上的治理经验的主题,与比利时根特大学博士、上海大学公共外交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戴勇斌作了精彩对谈,与嘉宾和读者们进行了一场深入而富有启发性的交流。
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对于朱元璋乃至整个古代中国来说都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25岁的朱元璋受儿时玩伴汤和的邀请,决定离开皇觉寺,投入到元末轰轰烈烈的红巾军起义中。正是这个决定改变了朱元璋乃至无数人的命运,也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文化历史解析#对明朝历史稍感兴趣的朋友可能都会有一个疑问:朱元璋死后为什么不传位给朱棣,而是非要传位给一个没资历、没能力、没谋略的小年轻朱允炆呢?很多朋友因此对于朱元璋的这个“错误”决定颇有微词,质疑他考虑不够周全,从而酿成了后来“靖难之役”叔侄相斗的惨剧。
#精品长文创作季#说起元末红巾军首领郭子兴,相信对明史稍有涉猎的朋友都不会陌生。作为大明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岳父,正是在他的提拔和帮助之下,朱元璋才从一个要饭的穷和尚摇身一变成为红巾军的元帅,并最终征服东南、一统天下,创建了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大一统王朝。
#精品长文创作季#太监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可以说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存在。他们有着难以启齿的身体缺陷,技术上讲他们既不能算做男人,也不能算做女人。由于丧失了传宗接代的能力,他们也失去了男人的尊严,历来被知识分子乃至平民百姓看不起,从事的也是皇宫中最卑贱的体力劳动,地位本身极其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