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1年,武侯将打造成为疏密有致、时尚优雅、产城相融、功能完善的宜业宜居品质城区。产业发展上,武侯区力争到2021年,初步形成音乐创意、影视动漫、三国文化、健康医疗、电子商务、科技研发6个功能极核,建成高攀商圈、红牌楼商圈、女鞋主题专业商圈三个百亿商圈。
为顺应特大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时代要求,在资源要素紧约束的背景下探索精细化空间治理新模式,充分利用城市剩余空间打造“金角银边”,体现精致营城,创造城市惊喜,塑造成都品牌,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编制完成国内首个针对城市剩余空间的规划导则——《成都市“中优”区域城市剩余空间更新规划设计导
“中优”范围为成都市五环路以内区域,涉及“11+2”区域结构,“11”包括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全部区域以及温江区、双流区、龙泉驿区、新都区、青白江区、郫都区部分区域,“2”包括成都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部分区域,总面积1264平方公里。
根据《规划》,力争到2025年,“中优”区域在国家中心城市中的极核功能显著增强,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产业层次显著提高,现代化产业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幅提升,15分钟公共服务圈实现满覆盖,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城市空心化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天府文化充分彰显,高品质高能级生活城区初步建成。
近日,由中国五冶集团承建的成都中优片区华阳街道街区级雨污分流综合整治项目顺利完成天研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筑和交通标线施工,实现了四川天府新区最大客运枢纽站——华阳站周边道路的全面贯通,为虎年春节期间旅客及群众交通安全和便捷出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近日,成都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中优”区域城市有机更新用地支持措施》这对于推动成都中优战略的深化实施有着积极影响,尤其是传统五城区的城市更新将因此提速,城市品质、居住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这对于做大做优成都城市极核无疑是一阵强心剂。
中心城区作为成都生活城市品牌的主要承载地,千百年来始终是成都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中优”,让这片厚植历史文化底蕴、彰显现代时尚活力的土地得到进一步浸润和升华:企业家有了高品质的创新创业空间,外籍友人有了国际化的社区生活环境,新职业人群有了更具品位的都市消费场景。
日前,成都市首次发布了“中优”区域投资机会清单,支持9类投资领域共502个投资项目面向全球招商,释放出诸多城市发展的新机遇。围绕本次“中优”清单,我们已分节做了土地篇、城市更新篇相关报道,今天,封叔跟大家聊一聊产业投资上的机会。根据规划,“中优”区域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生活性服务业。通过疏解非核心区功能,打造现代服务业增长极核,优化现有产业业态,注入新兴业态,提升产业层次,成都全方位推动“中优”区域功能产业升级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数据显示,2019年,“中优”区域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8575.7亿元、同比增长10.1%,新经济企业新登记数达7.6万户,人工智能产业营业收入100亿元、关联产业规模超过800亿元,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