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9月21日电 题:记者手记:平凡岗位亦可非凡新华社记者强勇、戴锦镕、石枫在接受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新时代铁人式标兵”表彰的一刻,1205钻井队第21任队长张晶的内心难以平静:“铁人老队长在钻井岗位发光发热,老队长的‘铁’作风激励我们打好每一口井。
作者:李少军序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大庆油田发现65周年,是大庆精神提出60周年。暑期,我参加北京大学马克主义学院教师思政实践与国情调研团,到大庆参观学习,有感铁人精神、大庆精神,为大庆人民取得成就而自豪。
在接受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新时代铁人式标兵”表彰的一刻,1205钻井队第21任队长张晶的内心难以平静:“铁人老队长在钻井岗位发光发热,老队长的‘铁’作风激励我们打好每一口井。”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张晶在钻井平台上望着远方。
来源:【人民日报出版社】踏着铁人脚步走,把血加热再出发。为纪念铁人王进喜百年诞辰,人民日报出版社走进大庆,传承铁人志,永铸石油魂。铁人精神系列视频二:“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
来源:【黑龙江日报】铁人王进喜一句句铿锵的誓言,穿越时空回荡在人们耳畔。铁人,用他短暂的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誓言。“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干,才是马列主义;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2022年,7月20日《光明日报》“文艺评论周刊”和第二期《地火》“灯下论语”栏目,陆续刊载了三位全国著名作家、学者对申广志石油诗的评论,以借助现象,并最终穿越现象,直抵心灵本质——以审美的、直击情感的方式,充分解构了申广志石油诗歌创造出的艺术魅力,对申广志的石油题材诗歌创作予以了肯定。
今年10月8日是铁人王进喜诞辰百年纪念日。从甘肃省玉门市到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的一生留下闪亮的足迹和故事。在他的影响下,一代代新的铁人在神州大地孕育成长。恨不得一下子飞到大庆,一拳头砸出一口井来1960年初,玉门油田,即将奔赴大庆的王进喜与依依不舍的母亲话别。
1964年4月,第一篇公开向全国报道大庆石油会战的新华社长篇通讯《大庆精神大庆人》问世。如今,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依然彰显无穷魅力,“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今年7月,一场140年不遇的特大降雨,让北京成为了全国的焦点。作为总台地方总站的记者,当我跟随救援官兵执行搜救任务时,才意识到这场降雨意味着什么。采访中我发现了一个感人故事。色树坟村的村支书宗秀山给我讲述了一个终身难忘的画面:滂沱的大雨中,众多村民在冲毁的铁道路基上徒手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