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分享的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有效病例,都是大便急迫失禁型,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例大便排空障碍型患者的治疗经过。患者男性,60岁,2019年5月肠镜检查提示“距离肛缘6cm处直肠肿物”,取病理提示“腺癌”。
(健康时报记者 孔天骄)“现在想起来我还觉得激动,姑娘太年轻了,没想到这么快造口就还纳了。”11月16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医生陈海鹏在提起几年前接诊过的90后癌症患者时,满眼写满了“相信奇迹”。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24日讯(记者杨娟娟 通讯员刘姗姗)七旬老人经历长达6年的“人工肛门”生活,强烈希望摆脱“造口人生”。为了帮助她实现这一愿望,武汉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专家团队顶着巨大的风险和压力,为其实施造口还纳术,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胃肠外科专家团队为患者实施手术。
中新网上海新闻5月25日电(陈静 陈霞琼 肖鑫)对直肠癌患者来说,世界上最寸土寸金的地方,是小小的直肠与肛门。低位直肠癌太接近肛门口,手术时会发现“无路可走”,有时不得不切除肛门,但这会对患者身心造成很大打击,严重影响术后生活质量。
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通讯员 王芳12月14日,65岁的直肠癌患者凌先生在湖北省肿瘤医院接受造口还纳术后康复出院。临出院前,他特地来到医院造口/伤口门诊,跟国际造口治疗师齐敏道谢并道别,感谢她帮助自己解除了“造口人”生涯中的大困扰。
新民晚报讯(记者 左妍,通讯员 陈霞琼 肖鑫)对直肠癌患者来说,世界上最寸土寸金的地方,是小小的直肠与肛门。低位直肠癌太接近肛门口,手术时会发现“无路可走”,有时不得不切除肛门,但这会对患者身心造成很大打击,严重影响术后生活质量。
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个群体因为疾病导致腹壁上多了一朵特殊的“玫瑰花”——肠造口如同炼狱,长达十年痛苦折磨!今年65岁的刘阿姨,从2014年起便陷入了一场长达十年的痛苦折磨。当年,她被确诊患有子宫内膜癌合并直肠癌,双癌的噩耗如晴天霹雳般击中了她。
低位直肠癌太接近肛门口,手术时会发现“无路可走”,有时不得不切除肛门,但这会对患者身心造成很大打击,严重影响术后生活质量。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创新运用个性化联合治疗方案,为患者精准“保肛”。
今年的10月5日是第十一个“世界造口日”,造口俗称“人工肛门”,它是为了达到治疗患者的目的,人为造成的肛门改道,大便由此造口排出。对于结直肠癌患者来说,除了保命之外最尖锐的话题莫过于“保肛”了,很多患者手术前“誓与肛门共存亡”,但是手术后往往不得不接受人工造口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