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绿化市容局介绍,今年以来,除受疫情影响外,全市可回收物分出量6912吨/日,有害垃圾分出量2.07吨/日,湿垃圾分出量9328吨/日,干垃圾清运量15552吨/日,相比《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执行前的2019年上半年,分别增长了1.6倍、14.5倍、70.8%,下降了24.1%,生活垃圾分类实效显著。
黑水虻( 渭南新闻网记者 白冰涛)每天晚上9点以后,渭南城区多数餐馆到了打烊时间,一桶桶泔水在这个时候进入收集高峰。大量的泔水流向了哪里?很多人首先会想到恶心的地沟油,但是今天要说一个不太恶心的,那就是爱吃餐厨垃圾的虫子。竟然有这样的虫子?还真有。
中新网上海9月26日电(记者陈静)距离上海市中心70公里的老港生态环保基地(简称:老港基地),承担着全上海超50%的生活垃圾末端处理和资源化的重任。记者26日获悉,目前,老港基地内建成并运行了大规模、高度自动化、安全的黑水虻养殖示范项目。
为什么19世纪发现的昆虫,可以成为科创项目主角?为什么黑水虻可以赢来这么多群体的关注?为什么黑水虻工艺可以一跃成为上海湿垃圾处理工作的C位?黑水虻,一个曾经为寸土寸金的上海破解谜题、打破僵局的神秘生物,近日频频登上热搜,成为大家的重点关注对象。
我们吃完饭后的厨余垃圾都去了哪里?在济南历下区有这样的一个地方,通过“5G技术”控制一台智能机器人就能利用厨余垃圾养黑水虻,日生产高蛋白黑水虻幼虫3吨,把厨余垃圾变废为宝的同时,还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这里就是位于玉涵银座的“历下区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
[x]Player version Player FPS Video type Video url Video resolution Video duration Video load failed“我们是国内首个通过‘5G+机器人’技术养殖黑水虻的厨余垃圾项目!